ID: 19115055

第六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课件(共90张PPT)-《财政与金融》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460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支出,第六,邮电,人民,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6章 财政的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目录 6.1 财政投资支出概述 6.2 公益项目投资 6.3 基础性项目投资 6.4 财政投融资制度 6.5 财政补贴与税收支出 * * 6.1 财政投资支出概述 6.1.1 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1.2 投资的标准 * * 6.1 .1 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财政投资,又称为政府投资,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的投资活动。 它主要用于实现政府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部分。财政投资的结果往往转化为实物资产,形成公共部门的资产。 1.财政投资的涵义及特点 * * (1)财政投资支出的目标具有社会效益 政府投资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包括物质效益和非物质效益。因此,政府投资可以存在微利甚至不盈利。非物质效益方面则更多的是政府追求的重点而忽视了资金的回报率。 (2)财政投资支出的资金来源具有公共性 政府投资资金来源最主要的来源是纳税人无偿性的税收收入所形成的公共资金,以及以政府信誉为后盾筹集的资金,可以根据投资项目所需资金规模拨款,从而能够为财政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提供有力的保障。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发行公债等多种渠道筹资。 财政投资的特点 6.1 .1 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 * (3)财政投资支出的对象具有社会性 由于政府财政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一般倾向于为全体公民和各类社会经济主体提供生产和生活必要的基础性的公共条件,例如基础设施等。 (4)财政投资支出的作用具有调节性 政府投资在经济发展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5)财政投资支出决策的复杂性 由于社会综合效益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而投资项目的确定往往要经过复杂的行政程序或法律程序,并通过层层审批才能完成。 * * 6.1 .1 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财政投资的范围 政府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分类,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挖掘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 * * 财政投资的范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战略性投资 包括数字网络基础设施、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战略物质储备系统、战略性新兴产业;(非盈利性投资)产业等的投资。如航空、航天、卫星、核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生物、新材料、海洋开发等领域。 (2)公益性投资 市场很多时候是不能提供社会公益性、公共服务领域的许多项目的。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行政、环保、生态等领域的(非盈利性)投资。 * * (3)基础性投资 各行各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政府投资的优先顺序为:第一,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第二,大型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行业,如油田、矿产等项目。 (4)竞争性投资 包括竞争性支柱产业、命脉产业、规模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如:金融、(盈利性投资)保险、国际贸易、钢铁、汽车、石油、化工、 电子信息等领域。 * * 6.1 财政投资支出概述 6.1.1 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1.2 财政投资的标准 * * 6.1 .2 财政投资的标准 财政投资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项: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项目。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储蓄率是既定的,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由于资源相对稀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更为有限,因此在投资过程中,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非政府投资,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