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18489

8.3法治社会 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866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法治,必修,统编,高中,-2023-2024
  • cover
8.3法治社会 练习 一、单选题 1.结合法治社会的内涵,你认为法治社会应该是( ) ①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②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 ③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一致追求 ④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M省推动完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推动修订村民自治章程、议事规则等规范;2022年年底前修订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章程范本。上述举措( ) ①能使公民的权利得到法律确认 ②有利于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 ③能定分止争,惩罚犯罪 ④能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看,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公民应(  ) ①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立法 ②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参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能力 ③依法行使监督权,消除违法失职现象 ④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在打造“遇事找法不找人”的营商环境中,威海市组建“新旧动能转换法律服务团”“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等专业律师团队,开展“百名律师进千企”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支持。这一举措( ) ①确保企业诉求和利益得以有效实现 ②调动广大人民投身依法治国的实践 ③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④能够推动企业和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作为孔子故里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山东济宁市着力打造“和为贵”社会治理模式,将儒家文化中的“和为贵”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鼓励引导群众通过先行调解等方式以调促和、定分止争,探索出一条“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和为贵”社会治理模式( ) ①强化了法治对德治的促进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 ②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引领精神文明新风尚 ③找到了矛盾纠纷解决最佳途径,已成为化解矛盾的主要方式 ④厚植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道德底蕴,打开矛盾纠纷化解新思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花  ②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③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 ) 家庭教育促进法 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家庭责任 第三章国家支持 第四章社会协同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①是一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线的良法 ②是一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律 ③只调节和规范未成年人与其父母、其他监护人的关系 ④旨在把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中分离出来厘清两者边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23年4月20日,位于德城区湖滨北大道与果园路交叉口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獬豸园”开园。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园内规划有宪法长廊、法治主题文化墙等,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治文化。从法治建设角度看,獬豸园的开园能够( ) ①让尊法守法成为每一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②见证中华法治思想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