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20997

第6课 戊戌变法教案(新课标)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3853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6课,戊戌变法,教案,新课标
  • cover
第6课 戊戌变法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1.阅读教材,对公车上书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的主张;通过了解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以及各地的重要报纸,了解维新派早期的活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研读相关史料,了解百日维新的相关背景;列表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学习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的事迹,感悟他们为变法甘愿流血牺牲的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史料实证) 3.研读相关史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史料实证)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展示《少年中国说》片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大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运动来了解一下。 二、探究新知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0正文内容,并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照片及其材料。 教师提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 提示:反应: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教师进一步提问:公车上书的结果是什么? 提示: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教师再进一步提问: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维新人士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提示: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列举一些著名的报刊,并说说它们宣传了哪些思想观点。 提示: 报刊 地点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国闻报》 天津 严复 “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二)百日维新 1.材料展示:“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并提出建议:“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等。 ———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教师提问:从右图可知,当时发生了什么?阅读材料思考:康有为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 提示:发生事件: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应对: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效法俄国、日本的做法,实行彻底的维新变法。结果: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列表总结变法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各个内容的影响。 提示: 内容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革新吏治,使官民参与政权的积极性提高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国家财政的制度化建设 文化教育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及西方思想的传入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军事素质 3.材料展示: 材料一 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