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基本进程和性质; 2、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3、理解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战争的爆发 壹 目录 战争的扩大与转折 贰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叁 肆 二战的影响与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作战范围涉及世界七大洲中的六洲,以及所有大洋。这场战争杀死5000万人,使无数人的心灵或者肉体受到创伤,就物质方面而言,这场战争破坏了大部分文明核心地区。 ———【英】约翰 基根《二战史》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束棍棒,是古罗马帝国执政长官的权力标志。在他们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之以斧铖。 (一)法西斯主义兴起 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运动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何为法西斯主义 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形成过程 国家 开始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事件 意大利 1919年 墨索里尼 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20年 希特勒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1920年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日本 1921年 冈村宁次、东条英机 组织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军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危机于1929年10月筆源于美国,迅速波及到严重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又很快殃及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的英国,接着蔓延到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首先,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其次,发生的范围特别广。 第三,破坏性特别大。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思考: 面对经济大危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怎样的出路探索? 美国 罗斯福新政(用改革的方法摆脱危机) 德意日 法西斯道路(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1)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产生差异的原因 ①经济基础: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而美国在大战后,由于其经济实力雄厚,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来缓和危机。 ②历史传统:德国有着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则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美国三权分立,民主传统浓厚。 ③统治者的个人素质: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希特勒代表纳粹势力。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分赃最少,当消息传来,引起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此时,墨索里尼提出要复仇,有许多人提出要对外扩张,这种扭曲的爱国情绪最终演变成了战斗的法西斯。 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华盛顿体系”使其扩张的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因而有不满情绪。此后,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近卫文麿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意 大 利 日 本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 1919年7月21日,300万德国工人罢工24小时,抗议签订《凡尔赛和约》。 “德意志人民将以不懈的劳动奋勇向前,重新夺回应享有的国际地位。到那时,为1919年耻辱复仇的时候到了。 ———1919年6月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