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21269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44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革,练习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革》 习题 一、选择题 1.保加利亚的一位经济教授指出:“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改革的主要优势……为经济繁荣、解决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这个“主要优势”是指(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改革的主要优势……”结合所学可知,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始终没有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而中国之所以成功,即所谓的“主要优势”,就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所不具备的,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中国改革的主要优势,而非对外开放,排除B项;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也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中国改革,一带一路属于对外开放,排除D项。 2.东欧原是地理概念,一般指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以东至欧洲和亚洲分界线的区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东欧国家”则成为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变化源于(  ) A.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B.“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 C.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 D.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美苏争霸局面形成,即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多数为东欧国家)的全面对峙,“东欧”的概念从地理转变为了政治地理,故选C项;中国、蒙古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排除A项;"和平演变"战略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比如苏联、中国,与“东欧”“东欧国家”成为政治地理概念无关,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主要发生在亚非拉地区,东欧地区早已民族独立,排除D项。 3.据统计,1950—1980年南斯拉夫整个社会产值增加5倍,按人口平均增加三倍,平均每年增长率为6.30%,工业产值增长11倍,农业平均每年增长3.8%。这些成就的取得(  ) A.表明南斯拉夫突破了苏联模式束缚 B.深受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C.借鉴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得益于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50—1980年,南斯拉夫生产显著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提升地方、企业的积极性,故选D项;南斯拉夫取得成就得益于自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早就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A项;南斯拉夫成就取得与西方和平演变无关,排除B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是在1992年,排除C项。 4.1950年,南斯拉夫联邦国民议会规定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实行工人自治,几乎取消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南斯拉夫的改革(  ) A.使其摆脱了苏联的影响 B.迷失了社会主义方向 C.走向“福利国家”道路 D.调整了社会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国家所有制改为......干预”均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D项;A项“摆脱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南斯拉夫改革适应了其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并非是迷失方向,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减少国家干预力度,并非是走向“福利国家”道路,排除C项。 5.从1956年到1981年,匈牙利居民消费每年平均以5%-6%的速度递增,到1989年,布达佩斯一半家庭拥有小轿车,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30%以上的居民拥有度假别墅,当时匈牙利被誉为“电冰箱社会主义”的典范。这表明该国(  ) A.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优越 B.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建设 C.社会主义改革取得巨大成就 D.得到苏联和经互会大力援助 【答案】C 【解析】本题材料主旨是1956—1981年间,匈牙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反映出该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同一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又源自1956年开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