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23789

3.1.3 农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8张)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20651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1.3,第二,必修,2019,人教,农业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第一节 课时3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能够结合实例,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区域认知)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人地协调观) 1.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 (1)从自然(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方面(区位、交通、市场等)分析农业类型和作物类型,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类型。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改造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1.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农产品产值 交通 政策 劳动力 科学技术条件 地租 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 科学技术的发展 范围扩大 运输便捷 素质提高 合理完善 温室大棚 喷灌滴灌 改良土壤 修筑梯田 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是限制性因素 限制性因素就会变为主导因素 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主导因素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要注意区分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比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种植作物的限制性因素是水,但在部分绿洲地区,水则成了主导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自然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某些特色农产品更是优质产品,其限制性因素往往是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等。 如果这个因素得到了满足 1.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农业可持续发展 (2)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种植作物的限制性因素是水,但在部分绿洲地区,水则成了主导因素。 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思路 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生态方面的问题,如土壤盐碱化、沙化等; 二是人们为追求农业生产的高利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的污染。 土壤盐碱化 沙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 3. 确定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一般步骤 (1)判断农业类型及特点:通过地图、景观图、地理位置或景观文字描述等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从而了解其生产方式、特点。 (2)确定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若已知该区域农业位置及类型,可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发展方向;若依据材料无法准确判断其类型,则根据已知条件,如该区域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综合判断问题所在。 (3)根据问题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了解该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是确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核心。 例如,黄淮海地区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导致中低产田分布广泛,因此其发展方向则是注重中低产田改造。 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针对各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他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归为五大方面: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作物生长环境角度 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禁止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自身构成元素) 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土壤改良、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建设人工草场、轮牧、禁渔、休渔、培育速生林等;(原则:农业生产的所有技术措施都在于放大优势,弥补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上的可行要和经济上的可行联系起来,不能不计成本地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 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