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2567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2 线段长度的比较与运算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0923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七年级,上册,4.2.2,线段
  • cover
第2课时 线段长度的比较与运算     现在来比较一下他们的身高(学生七嘴八舌,发表见解:姚明更高一些). 如果我们用线段来表示人的身高,又该如何比较线段的长短呢?从而引入课题. 【教学与建议】教学:把现实生活中比高矮的问题转化为数学中比线段长短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让学生明白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重要性. ●悬念激趣 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张生活中“猫狗获取食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走法. 讨论后演示最短距离. 你知道小猫和小狗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路线吗?难道它们也懂数学? 【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情境,让学生由实际问题感受从一点到另外一点如何走路程最短.建议:结合实际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命题角度1 计算线段的和与差 解这类题要理解题意,明确所求的线段的和或差是哪两条线段的和或差. 【例1】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C=1,BC=2,则线段AB的长度是(C) A.3 B.1 C.1或3 D.无法确定 【例2】已知线段AB=8 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3 cm,则线段AC=__5__cm或11__cm__. *命题角度2 利用线段等分点及和差求线段的长 利用等分点的性质得出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D是AC的中点.如果BC=1.5CD,AB=7 cm,那么BC的长为(A) A.3 cm B.3.5 cm C.4 cm D.4.5 cm 【例4】如图,线段AB=12 cm,C是AB的中点,D,E是BC的三等分点,线段CD=__2__cm__. *命题角度3 尺规作图———画线段的和与差 用尺规画线段的和与差,关键是能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5】如图,已知线段a,b,c(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c-b,写出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作法:如图,①作射线AM; ②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B=a,BC=c; ③以C为端点,在线段CA上截取CD=b.则线段AD=a+c-b即为所求. *命题角度4 线段公理的应用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实际问题. 【例6】下面现象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是(D) 【例7】如图,某同学家在A处,现在该同学要去位于B处的同学家玩,请你帮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为(B) A.A→C→D→B B.A→C→F→B C.A→C→E→F→B D.A→C→M→B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通过动手操作,学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并会进行有关线段长度的计算. 3.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掌握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 线段的长短比较、有关计算与线段的基本事实. ▲难点 线段的有关计算. ◆活动1 新课导入 1.下列线段表示正确的是(B)                       A.线段M B.线段m C.线段Mn D.线段mn 2.如图,已知平面上三点A,B,C,画出线段AB和BC. 解:如图. ◆活动2 探究新知 1.教材P126~127 部分内容. 提出问题: (1)什么叫做尺规作图? (2)你能列举出一些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吗? (3)任意画两条线段AB,CD,如何比较AB,CD的大小,其结果有几种? (4)如何表示线段的和与差?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2.教材P127 图4.2-10以下内容. 提出问题: (1)什么叫做线段的中点和等分点? (2)线段的中点和等分点有什么性质? (3)怎样找一条线段的中点和等分点?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3.教材P128 思考. 提出问题: (1)从A地到B地有几条道路可以走? (2)你能在图中画出一条最短的路线吗? (3)通过比较从A地到B地所有路线的长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 ◆活动3 知识归纳 1.限定用__无刻度的直尺__和__圆规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