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27361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三:精做文本印证分析题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0498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届,文本,PPT,27张,课件,分析
  • cover
(课件网)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三:精做文本印证分析题 常见误区一:文内观点迁移运用,理解观点有偏差 文内观点迁移运用题,一般是用文内观点理解文外材料,考查学生观点的迁移运用能力。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学生很容易出现偏差,具体的表现有两种:①理解不透文内观点;②读不懂文外材料。 通法通则 1.速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为下一步的迁移运用做准备。 2.深入而细致地理解文外材料的具体内容。 3.找出文内观点与文外材料的联系,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按要求规范作答。 典例演练 例1 (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原诗见“精研考情学情”),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来答题: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思维进阶] 第一步:读题———确定答题切入点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尾联”“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理解”可知,本题考查文内观点迁移运用的能力,应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重点分析。 第二步:读文———构建答题思维链 抓关键 词句,准确解读 “卖花担上看桃李”,意思为在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美丽但无根基,无生机和活力。“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意思为树头枝底的花朵,接地气,有根基,花会更加鲜艳、更有生机活力。 结合主 题,深 入分析 结合诗歌的标题“答友人论学”可知,本诗歌讲的是关于治学的内容。此处用“看桃李”来喻指做学问(或读书治学),以“树头枝底”来喻指学问的本原。诗人以此说明要想获得学问的真谛,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需要求真务实、回归本原,认真阅读经典。故尾联提到的魏了翁的名言,实际上是强调读书治学要亲身实践,从而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把握学问的本质。 第三步:表达———落实答题采分点 (1)答出“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已失去根基”给2分,“树头枝底的花”“生机活力”给1分。 (2)答出“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给1分;答出“认真阅读经典”“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给2分。 尝试写满分答案: [答案] 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树头枝底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经典,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 常见误区二:文外观点印证,分析诗句不到位 文外观点印证题,一般是用文内材料来印证文外观点。在解答这类题时,学生容易出现偏差,具体的表现有两种:①不理解文外观点;②分析诗句不到位。 通法通则 1.首先明确文外观点的含义,找出作答的指向。 2.速读诗歌,圈画出能够体现作者观点的关键性诗句,明确诗歌的内容和观点。 3.锁定文外观点与诗歌内容的联系,用文内诗句进行分析。作答时,要做到有理有据。 典例演练 例2 (2023·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湖上晚归 林 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① ,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  ①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结构导图] 下面是本诗的脉络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我来答题: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思维进阶] 第一步:读题———确定答题切入点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句“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何得到印证的”“简要分析”可知,本诗歌考查文外观点印证的能力。应结合文本内容从多角度印证分析。 第二步:读文———构建答题思维链 明确 观点 “以我观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