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2975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5《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14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将抽象的科学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富有风趣。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表达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本单元要学会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初中学生能够阅读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教学提示指出:评价应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之中运用的实际表现,围绕个人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阅读与交流的实际任务,评价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能力。应引导学生注意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的、对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重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重点突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2.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 3.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筛选文章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 2.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法学法 1.教法:引导法、品读法、拓展延伸法 2.学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蓄势导入新课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预设】“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东边日出西边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初读,了解物候知识 大家的积累可真丰富,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也喜欢倾听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第1、2段,看看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大自然的语言吧。 1.大自然的语言还有什么?你能用文中的一些四字词语告诉大家吗? 【预设】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果实成熟、草木枯荣、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大自然的语言可真美,这些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的大自然的语言,用专业术语就叫物候学。 2.作者又是如何将“物候学”这个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图片 【预设】作者第一段先写了四季变迁的美景,再说到这些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最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叫物候学。 (三)精读,理清说明顺序 除了物候学的概念,文章还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学的知识?请大家默读课文,勾画出关键句,梳理文章的脉络。 【预设】1-3段: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4-5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②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③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6-10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11-12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①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