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3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第二章 第一节 学习目标 1.结合图表,说明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及特点以及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表现。(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分析保护耕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导入新课 我国盐碱地分布范围广,由于盐碱含量高,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的生长。海水稻是耐盐碱的高产水稻,亩产量可达到200~300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与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矿化度较高的水资源。目前,我国科学家探索在盐碱地种植高产的海水稻,在山东、湖北等省相继获得成功。在盐碱地推广海水稻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查阅资料,说明我国盐碱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2.想一想,海水稻种植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3.议一议,海水稻种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哪些意义 目 录 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2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3 Part 1 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概 念 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一般是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Z 我国土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大;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耕地面积少 截至2017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1.35 亿公顷(1公顷=15亩),居世界第四位,约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4%,占比低于许多国家。我国人均耕地1.47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排在世界120位以后。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思考 哪些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我国的耕地质量? 哪些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的耕地质量? 自然环境因素:受地形、气候等自然 条件的影响,优质耕地少。 人类活动:长期耕作,疏于维护;土地污染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 提示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我国耕地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的地区 。 以昆仑山—祁连山—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少,以水田为主;北方水资源欠缺、耕地资源较多,耕地以旱地为主,水热条件较差,大部分依赖灌溉。 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自然原因 耕地比重小 中、低产田比重大 耕地时空分布不均 自然灾害多发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自然原因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多 土壤污染 土地退化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人为原因 生态退耕 浪费现象严重 农业结构调整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人为原因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耕地比重小 山地面积大,耕地比重小,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4% 耕地空间分布不均 东南部占88.4%,西北部占11.6% 中、低产田比重大 高、中、低产田各占1/3左右 自然灾害造成耕地减少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损毁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增多 人均耕地减少 土壤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地的质量呈下降趋势 土地退化 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 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均不断增加 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 人为原因 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 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农业结构调整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改变为草场,发展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