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33874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苗家乐》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08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8次 大小:900696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课件,教案,苗家乐,第五,2022年
    (课件网) 第五单元 五 十 六 朵 花 同学们,你们知道苗族吗? 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来欣赏一下苗族的风采?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苗家乐》 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再次聆听音乐,该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通过聆听,判断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苗家乐》是一首苗族芦笙调,由西南地区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芦笙与乐队合奏,具有浓郁的苗族音乐特点。乐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情绪欢快热烈,有较强的舞蹈动感。同学们你们见过芦笙吗? 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它的真容 通过聆听音乐,你们说说芦笙的音色是怎样的? 芦笙的音色优美,高音笙清脆明亮;中音笙圆润柔和;低音笙浑厚低沉。音域较窄, 实用音域为一个八度。常用于独奏、对奏或为歌舞伴奏,经常是边舞边奏,有时也和彝族笛 子、大、小三弦配合演奏。 所奏乐曲,绝大部分是舞曲,有少数是用于节日和喜庆的乐曲, 但也都带有舞曲风格,一般都比较轻快活泼、节奏鲜明。下面我们分段聆听音乐,首先聆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 乐曲直接由主题进入,芦笙演奏主题旋律,并反复一遍,清脆、明亮的芦笙音调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苗寨的芦笙会。下面我们哼唱主题,主题由四个乐句的二声部组成,下面我们跟琴哼唱一声部第一句 下面我们跟琴哼唱一声部第二句 下面我们跟琴哼唱一声部第三句 下面我们跟琴哼唱一声部第四句 下面我们整体哼唱一声部 下面拍打二声部节奏 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一声部和二声部的合作 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接着是弦乐演奏的主题音乐,仿佛越来越多的人们加人到芦笙表演的队伍中,翩翩起舞,尽情欢乐。紧接着弦乐低音也奏响了动听的主题,使音乐色彩更加丰富。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聆听第三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 随后芦笙与弦乐交替演奏主题音乐,乐曲最后以突然变慢的弦乐合奏的旋律作为尾声结束。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学跳苗族舞蹈动作 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 下面上台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做声势动作,第三部分跳舞的形式表现音乐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 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下面集体进行表演唱 谢 谢 观 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第5课《苗家乐》 【教材分析】 《苗家乐》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第5课欣赏课。《苗家乐》是一首苗族芦笙调,由西南地区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芦笙与乐队合奏,具有浓郁的苗族音乐特点。乐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情绪欢快热烈,有较强的舞蹈动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意境 (二)艺术表现 能用欢快、优美的歌声哼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