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1课 视觉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 视觉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视觉是怎样产生的;知道眼睛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方式;了解常见的眼病及其预防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基干所学的知识,观察眼球结构模型,认识视觉产生的过程;通过查资料调查等方式获取眼睛对刺激的反应、常见的眼病及预防方法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眼睛的结构、功能及对刺激的反应方式表现出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用所学的视觉知识指导生活,保护眼睛。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视觉的形成。 2.对比装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尝试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教学具准备 课件、卡片、手电。 教法 探究观察 学法 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评价 课前引入 一、导入新课 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光线,判断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等。眼睛是怎样让我们感知环境的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视觉。(板书课题:1.视觉) 新课讲解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人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 1.认识眼球的结构。 (1)课件出示图片,观察眼睛结构图片。 (2)观察眼球由几部分组成,说一说各部分的功能。 2.探究视觉产生的过程。 (1)观察课件观察花的图片。 (2)结合眼球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想一下人是如何看到花的。 (3)小结: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等,会在视网膜上成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的相关内容。 活动二:眼睛对剌激会有什么反应 1.课件出示教材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 2.我们遇到这些刺激的反应是什么? 3.小结:当我们眼睛遇到刺激时,都是自我保护的体现。 4.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三:了解常见的眼病及预防方法。 1.交流关于眼病的一些知识。 (1)“红眼病”传染性很强,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2)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有异物感。 (3)我的预防方法是...... 2.观看视频了解常见眼部疾病及预防方法? 3.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课程小结 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光线,判断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等。 我知道眼球各部分的名称。 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我了解到的常见眼睛疾病:红眼病、干眼症、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飞蚊症等。 “红眼病”传染性很强,患者不要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等,避免交叉感染。 干眼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部干涩和有异物感。 拓展活动 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常见眼病的预防方法。 板书设计 第1课 视觉 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眼睛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