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36573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课件(共49张PPT)-《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同步教学(高教版)

日期:2025-11-20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3099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章,49张,高教,教学,同步,新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国际贸易理论在此阶段的发展路径: 古典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即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和造成生产成本差异的唯一因素。因此,在古典学派的分析中,假设生产技术不变,并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投入。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其许多分析过程和结论就不再有效。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工业革命的产生,资本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生产不再由单一的要素决定,而是同时受多种投入要素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第一节 赫克歇———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简称H-O Model) (又称“要素比例”、“资源配置”学说)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1879-1952)和俄林(Ohlin,1899-1979)均为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俄林是赫克歇尔的学生,其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于1933年出版。他们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从相对成本差异产生原因的角度大大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因此奠定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二、H-O Model的前提假设 1、 两种生产要素: 2、 两种可贸易商品:假定为小麦和咖啡。 3、 两个国家:假定为美国和巴西。 4、 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它们可在国内各部门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流动。 5、 假定生产技术相同。 6、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 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 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 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障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三、H-O Model的主要贸易思想 俄林认为各国商品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存在相对差异。 国际分工原则应该是: 各国应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 四、要素密集度 与 要素丰裕度 1、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衡量的是产品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 设商品X和Y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素投入比例(资本/劳动)分别为Kx/Lx和Ky/Ly,如果Ky/Ly>Kx/Lx,则称 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2、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都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概念。 要素丰裕度的两种判断方法: 1. 要素价格比较法 设A、B两国的劳动价格为工资率WA和WB,资本价格为利率iA和iB,令θA=WA/iA、θB = WB/iB分别代表两国的要素相对价格。如果不等式θA θB 成立,则称A国资本丰裕、劳动稀缺,B国劳动丰裕、资本稀缺。 2. 要素总量比较法 比较资本总量和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当A 国的TK/TL大于B国时,我们说A国资本丰裕而B国劳动丰裕。 五、H-O Model的总体均衡分析 以美国和巴西两国的生产和交换为例进行图解分析。 (注意黑板上的图) 分工和贸易前后美巴两国生产和消费比较 美国 巴西 合计 分工前 生产点(消费点) C(40,50) B(60,80) 100,130 交换比率 2:1 2:3 分工后 生产点 B(20,80) C(80,60) 100,140 交换比率 1:1 1:1 消费点 E(60,40) E(40,100) 100,140 比较 +0,10 六、局部均衡分析——— 咖啡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1、分别作出美国、巴西和国际市场的S和D曲线。 2、国际价格决定于国际市场上咖啡的供与求,即当巴西(出口国)咖啡的S与美国(进口国)咖啡的D达到均衡时的价格。 3、贸易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 七、 贸 易 条 件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即该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