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38028

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 (共52张PPT)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09939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一轮,纲要,历史,中外,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3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 复习线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等方面的统一 纲要课标要求 选必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3)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通过了解汉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 (2)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特征; (3)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4)知道西汉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5)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之路,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2 湖北高考·2·秦朝的建立过程; 天津·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江苏·2·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湖北·2·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东汉的兴衰; 山东·2·两汉的文化 广东·2·东汉的兴衰; 湖南·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浙江·4·刺史 2021 【甲】25·汉代监察制度 【乙】25·汉代经济发展 浙江高考(6)·2·秦兵马俑;浙江高考·4·汉武帝教育 河北·2·汉中枢体制;河北·3·刺史; 江苏·2·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 福建·2·东汉内蒙古农耕经济; 浙江(6)·3·湖南长沙马王堆 2020 浙江(1)·3·水排;浙江(7)·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019 【Ⅰ】2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Ⅱ】25·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Ⅱ】24·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浙江·汉代“刺史” 江苏·郡国并行制;汉代选官 北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手工业 2018 【Ⅱ】25·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 海南·汉承秦制 浙江·汉代的冶铁技术 江苏·汉代选官制度;重农抑商 上海·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时段 表现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 政治 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和东汉的“光武中兴”都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 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获得发展,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丝绸之路开通,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民族关系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 对外关系 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外交范围得以拓展,中国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关系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 文化 从奉行法家思想到尊崇儒术,儒学尊崇地位确立。两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阶段特征:秦汉 第一篇: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公元前221-公元前202) 公元前230年 秦发动统一战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秦灭六国 秦朝的统治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公元前207年 刘邦入咸阳 楚汉之争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朝的统一 1.条件 (1)客观 人心所向: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大势所趋: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统一基础:各诸侯国之间兼并不断,完成了局部的统一 (2)主观 地理条件: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政治传统: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变法奠基: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增强,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军事战略:远交近攻的战略和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