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3696

1.1动量和动量定理 (表格式)

日期:2025-02-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025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动量,定理,格式
  • cover
课题 1.1动量和动量定理 教材 章节 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时间 授课 地点 教 材 分 析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是本节章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动量作为学生新接触到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是学生后续学习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也是学生习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很强的逻辑和结构性。首先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出新的物理量--动量,再通过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到动量的知识。接着对例题进行深入探讨。引出冲量和动量定理的内容。又设置了一个例题,对动量定理进行实际应用。最后进行拓展,介绍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动量增大或减小碰撞力的现象。 学 情 分 析 兴趣特点: 本节先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思考鸡蛋和碰碰车的例子。引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 知识与能力基础: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推理能力。而且本节讲述的动量、冲量和动能定理的知识中,其中的物理量学生已经学过,这对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认知困难: 动量、冲量和动量定理学生从未接触过,而且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先确定一个正方向,此外,动量、动量的变化量和冲量都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教 学 目 标 物理观念 1.了解物理学中动量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动量和动量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物体做一维运动时的动量变化; 3.理解冲量的定义; 4.从前面的推到中总结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并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 5.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科学探究 1.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科学思维 通过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领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 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 理解动量定理 难点: 理解动量定理的矢量性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练习法、演示实验法 教 学 用 具 传统教室、教材中实验所需器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章介绍 带领学生认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并向学生介绍本章将要学到的知识。 认真听讲,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新教材的大致内容和本章的知识。对本教材形成初步认识。 本节是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在开始本节课学习,要先带领学生认识整本书的大体内容,并介绍本章知识。 新课引入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其中包含的物理知识进行思考: 事例1.鸡蛋从高处落到坚硬的盘子里会破,落在较厚的软垫上还会破吗?为什么? 事例2.去游乐园开碰碰车,速度越大,撞击越猛,为什么? 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老师的问题。 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入本节课,启发学生思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现象都包含着物理学的道理。 实验演示 一、动量 提前准备好小球碰撞的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寻找一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根据教材中给的步骤进行简单实验,让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 从不同高度释放同一钢球,高度越高,被碰球上升越高;从同样高度放质量不同的钢球,质量越大,被碰球上升越高。 引导学生说出:对同一被碰球,其上升的高度与碰撞球的质量和碰前速度都有关。 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并总结实验现象。 发现被碰球上升的高度与碰撞球的质量和碰前速度有关。 利用简单的小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课讲授 根据以上实验,引入一个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的物理--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