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1.2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教材 章节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时间 授课 地点 教 材 分 析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对于发展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科学思维至关重要。本节内容是理论推导和实验的统一,要求学生不但能用所学的牛顿运动定律和加速度的关系式推导,还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或验证,对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加深理解。本节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碰撞现象,进一步发展能量观念和对系统的认识,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一维碰撞问题和反冲运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将动量守恒与必修课程中学过的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通过运用这些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能量”“系统”和“守恒”的观念,初步形成物理学理论所描述的自然界具有内在和谐与统一的整体图景。 学 情 分 析 知识与能力基础: 学生掌握了动量定理,知道单个物体的动量变化与力和作用时间的定律关系,因此,需要学生在单个物体的认识基础上,掌握多个物体动量变化规律,需要强化守恒的思想,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并将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到具体生活实例中。 认知困难: 学生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和能量守恒,建立起了守恒观念。动量守恒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守恒”思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区分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成立条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 学 目 标 物理观念: 1.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2.理解并会在碰撞、爆炸、反冲等具体的问题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科学探究: 体验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推导过程 科学思维: 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及其判定。 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成立条件。 难点: 在碰撞、反冲等现象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 学 用 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动量和动量定理的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上节课的重点知识。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并且有助于本节课的开展。 新课引入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两个穿滑冰鞋的同学静止站在滑冰场上,不论谁推对方,两人都会向相反方向滑去。在推动,两人的动量都为0。推动后每个人的动量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他们的总动量在推动,然后是否也发生上了变化呢?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问题展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实验探究 一、动量守恒定律 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简单地探究一下 知识强调: 1.系统:由两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的整体。 2.内力:系统中物体间的作用力。 3.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给系统内物体的力。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0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称为动量守恒定律。 补充: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宏观,低速;微观,高速。 (经典力学规律适用范围:宏观,低速) 注意: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并不代表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不改变。 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简单实验。 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定义。 得出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通过实验探讨动量守恒定律。 问题思考 引导学生用动量守恒定律思考本题。 在学生思考之后,对本题进行讲解: 人在船上,我们将人和船视为一个系统。人向左跳到岸上,此时人有向左的速度,那么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我们知道,船也获得一个向右的速度。由于船的速度向右,船与岸之间的距离就会增大,人有可能掉入水中。 思考本题。 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应用。 新课讲授 为了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带领学生通过动量定理进行推导。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