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5096

4.13.2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日期:2025-10-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88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13.2,下册,七年级,苏教版,解析,练习
  • cover
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1.【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江西中考)以下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节约使用水电资源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学习宣传环保知识 D.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2.【时事热点·世界环境日】【新独家原创】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B.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C.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 D.关停全部化工厂 知识点2 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圈 3.下列关于人类与生物圈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 B.地球宽广辽阔,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 C.人类活动对于地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 D.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 4.【中华传统文化·谚语】(2023江苏盐都二模)“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列物品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A.剩饭菜   B.过期药物 C.废金属   D.废灯管 5.【时事热点·垃圾分类】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实施垃圾分类的意义是(  ) A.减少环境污染 B.变废为宝 C.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生活环境 D.以上说法都对 6.下列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是(  ) A.堆放在无人居住的河岸边 B.集中填埋在郊区的农田里 C.压缩后填埋,并做好防渗漏处理 D.堆放在无人居住的山沟里 能力提升全练 7.【中华传统文化·诗词】(2023湖北咸宁中考,2,★)“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下列不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是(  ) A.绿色出行   B.垃圾分类 C.植树造林   D.乱砍滥伐 8.【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3陕西中考B卷,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珊瑚礁的是(  ) A.实施禁渔制度 B.用建筑垃圾填海 C.任意采挖珊瑚礁 D.随意买卖珊瑚礁 9.(2023湖北恩施一模,10,★)“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如图是投放不同垃圾的垃圾桶,下列垃圾投放不正确的是(  ) A.剩饭、剩菜———厨余垃圾 B.矿泉水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C.废旧报纸、果皮———其他垃圾 D.电池、水银温度计———有害垃圾 10.【时事热点·时政】(2023湖北恩施二模,4,★)“大自然在说话”系列公益影片项目是由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的,目的是让人类倾听大自然的所知所见以及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建议,倡导人类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关爱环境,让更多人敬畏并关爱大自然。以下观点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能是所有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 B.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所有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人类应善待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D.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 11.【学科素养·态度责任】(2021辽宁营口中考,15,★)“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中国向世界阐述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开展陡坡种粮、退耕还林还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 C.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 素养探究全练 1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四川凉山中考)在许多地区的城乡接合部,白色垃圾泛滥,严重威胁土壤安全。我国多地实行了限塑令,为宣传限塑令,凉山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针对白色污染问题,探究了“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4粒相同的饱满的四季豆种子、2个栽种盆、普通土壤、塑料袋、直尺。 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