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45147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21 古诗三首 出塞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7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 cover
《古诗三首 出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   1、出示视频《出塞》让学生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   (2)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4)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1、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里的“人”指的是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平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7)指名读。读出你的感受。   (8)齐读。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让我们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一起齐读———(一二行)   (9)此时,假如你是那些将士中的一员,你会想些什么?   (10)是啊,当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将士们,渴望回家的时候,在同一轮明月下,远在故乡的亲人同样也会思念他们。“人未还却心相系”,让我们感觉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这该死的战争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们的心情仅仅是悲哀吗?从这里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板书:痛恨、同情)   (11)带着这种感受再来齐读这句。   2、品读第三、四行(课件出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