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6970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上册1 走近传统民居 课件(共44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1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420213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岭南,课件,视频,内嵌,PPT,44张
  • cover
(课件网) 走近传统民居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国传统民居 皖派 川派 晋派 京派 苏派 闽派 川派 闽派 京派 晋派 皖派 苏派 皖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之一,是南方建筑的代表 皖 派 建 筑 其中徽派是最为人熟悉的皖派的一支,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造型精美,更融合了古人的智慧,在遭遇火灾时,这样的设计可以阻断火势的蔓延,安全可靠。 汤显祖曾说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可见徽州对大戏曲家的吸引力之深。 苏派建筑是江浙一带的建筑风格,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集大成者,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苏派建筑的特点: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脊角高翘的屋顶,江南风韵的门楼,曲折蜿蜒,藏而不露,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堪称园林式布局的艺术典范。 苏 派 建 筑 轻巧简洁、古朴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色,充满了江南水乡古朴沉静的意味。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曲折蜿蜒,藏而不露。置身其中,四周流淌着的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之感。直露中有迂回,舒缓处有起伏,让人回味无穷。 多少中国人想拥有一处苏州宅院,作为老来闲适之所,邀三两好友,吃茶聊天写字,最好不过了! 闽派建筑的尊贵,在于它历经500多年传承而来的土楼,将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单体建筑规模宏大精细,地堡式建筑风格沿用至今坚固无比,既可防火防震,亦可御敌入侵。 闽 派 建 筑 闽,即福建,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 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 闽派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发挥到极致,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形态各异,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工程技术高超,文化内涵丰富。 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类型,为建筑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动画大片—《大鱼海棠》就是以永定客家土楼作为故事场景的国漫电影,无处不透露着浓郁的客家风情和土楼元素,将永定客家土楼完美生动地还原在了影片中。 《大鱼海棠》的作者也说:“中国福建的土楼有一种梦一样的神秘感,像是来自世外桃源。” 京派建筑最有特色的是历经700多年演变而来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独立,大到皇宫王府,小到平民住宅,每一处雕饰,每一笔彩绘,都是北方文化的无价之宝。 京派建筑的特点: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京 派 建 筑 中国北方建筑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而京派建筑里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 历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余条胡同,京城内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条条的胡同里。不论是王公贵戚还是平民百姓,都与四合院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劳作的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 四合院的选址、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内亲切宁静,有着古朴浓厚的生活气息。闲暇时刻,邀三五知己在院中把盏言欢,不亦乐乎。 除四合院外,宫殿建筑也是京派建筑的代表作,其中故宫是宫殿建筑的问鼎之作,也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可以看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