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0367

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第二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35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寡人之于国也,PPT,32张,课件,语文
  • cover
(课件网)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 (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人称之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故里邹城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与孔子的故乡曲阜毗邻,很早就被人们合称为“邹鲁”。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的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红色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莩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4) 数( )罟( )不入wū(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tì( )之义 tú,同“——— tún zhì cù gǔ wú,通毋 xiáng bān,同“斑” piǎo xù 洿 悌 yè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助词,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解 题】 【分析结构】 全篇一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梁惠王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孟子论证自己的观点,表明理想,指出弊端,进行劝谏。 寡人之于国也 惠 王 对话 孟子 疑问(移民移粟) 设喻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不可(走进圈套) 无望民之加多于国 斯天下之民至矣 施仁政的措施 于:对于 凶:荒年,收成不好 然:这样 河内:黄河以北 河东:黄河以东 无如:比不上 加:更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为什么? 移其民 移其粟 民不加多 民不加少 【重点字词一】 尽心 无如寡人之用心 填:形容鼓声 鼓:动词 既:已经 曳(yè):拖着 兵:兵器 走:逃跑 或:有的人 直:只是,不过 无:通“毋”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层层推进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重点字词二】 王好战,请以战喻 王如知此(比较“王知如此”) 胜(shēng):尽 数(cù):密 罟(gǔ):网 洿(wū):洼地积水 丧(sāng):办丧事 不违农时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重点字词三】 以时入山林 不入洿池 树:种植 衣(yì):动词,穿 畜(xù):畜养 谨:认真从事 庠(xiáng)序:学校 申:反复陈述 悌(tì):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同“斑” 王(wàng):为王 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重点字词四】 养民 教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谨庠序,申孝悌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食人食:前“食”,动词,吃;后“食”,名词,食物 检:约束 莩(piǎo):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罪,动词,归罪 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正确态度 【重点字词五】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 非我也,岁也 王无罪岁 错 误 态 度 正确 态度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