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0518

湘美版 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4课 自画像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5953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4课,自画像
  • cover
(课件网) 自画像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图片金农的作品《月华图》 提问1:《月华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提问2:想象一下金农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金农(1687~1763) 扬州八怪之首。50岁才开始正式作画。博学多才、修养全面,精于书法篆刻,长于鉴定平生浏览古人名迹众多,故“涉笔及古,脱尽画家习气”。 《月华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全画中只有一轮满月,里面是凹凸起伏的阴影,外缘放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画面赋色简逸纯净,却表现出画家强烈的感情。传统作品中月亮往往被赋予神话色彩,内有嫦娥、玉兔、桂树等形象,在文人画中,更多的是作为补景出现。《月华图》的构思则别出心裁,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以奇致胜。同时表现了一种孤寂、静谧、清冷的意境,也具有某种自许清高、反抗世俗的意味。 (2)出示金农的自画像 提问:看看和我们想象的有什么不同,艺术家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讨论) 金农《自画像》的特点分析 在金农的笔下,生动传神地展现了自己身为“扬州八怪”领军人物的“怪”的特点;几乎光圆的头上斜垂一绺小辫,远过身高的一根长手杖伴着红屐轻轻地向前踱步。这种跃然纸上的奇形异貌正是画家自身奇癖古怪的性格的展现。他为人“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 小结:艺术家对自己的看法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傲世脱俗、高蹈出尘 二、引入新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自画像:简单地说把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展示在画面上。 下面我们来看看画家是如何描绘自己的? 普通人的形象展示 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 约前1400年 拉斯科岩石上的手印 约前15000年 法国 (2)提问:这些作品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当时属于什么样的时期?这些作者有没有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1)请欣赏两幅作品 1、 历史的痕迹 小结:这些作品年代较早,属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作品都是用匿名的手段来表现自我的,他们没有很高的地位,是原始社会的“巫师”、奴隶社会的“工匠”“奴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家”。 (2)第二部分 (1)请欣赏三幅自画像作品 油画 布面 1650普桑(法国) 油画 17世纪30年代 真蒂莱斯基 (2)提问:是正面还是侧面?男还是女?知道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时期?是否暗示本人是一位画家?没有暗示又是为什么? 油画 木版 1500 丢勒(德国) 2、 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丢勒 德国(1471-1528) 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是“自画像之父”,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丢勒博学多才,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在德国,丢勒享有很高的声誉。自1815年始,全国每年都要举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尔布列希特·丢勒节》。 个人定位:自比‘神的化身’,力图回归正道,坚持画家的尊严。 中世纪基督像 采用了表现基督的严格正面像,借此隐喻自己是“神的化身”,维护自己作为美术家的尊严。 画面中的人物画的比较真实,丢勒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是充满质感的,长长的头发被一的披散在头部四周,他在注意每一缕头发的空间位置,它的厚度与它的高光点。 画面呈三角形正面展现,构图为半身像式,力求形象的概括性和条理性,观察之细密,连手的震颤都画来了。 作 品 简 介 普桑(1594~1665) 法国近代绘画祖,他不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思想家。他喜欢用强烈的光线效果,色彩比拉斐尔更深沉丰富,并具有空气的氛围感,重视形式、线条和知性。 绅士形象 画家身份 传说绘画的发明者是一位少女, 是她要将远行的恋人在墙上的影子描摹下来,以供自己思忆,从此绘画才成为一门技艺,但是真正进入艺术史的女画家却如凤毛麟角, 十分罕见。 真蒂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