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0837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0601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同步,基础,课堂,精品,下册,化学
  • cover
(课件网) 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新课讲解 1. 比较常见酸的化学性质,认识其特征; 2. 认识常见碱的一些化学性质; 3. 通过探究,认识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 新课讲解 实验用品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镁条、锌粒、铜片、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生锈铁钉、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等。 仪器或用品: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1.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新课讲解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适量镁条、锌粒和铜片,再各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镁条、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且镁条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且金属活动性越强,产生气泡速率越快 新课讲解 (2)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枚生锈铁钉,再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粉末、石灰石(或大理石),再各加入适量稀硫酸(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若加入稀H2SO4,盛有Na2CO3粉末的试管中会产生大量气泡,盛有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中刚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之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减慢并逐渐停止;若加入稀HCl,两支试管中均有大量气泡产生 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 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铁钉变光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新课讲解 2. 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硫酸铜溶液,再逐滴加入石灰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碱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产生蓝色沉淀 新课讲解 3. 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1根温度计,观察溶液的温度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新课讲解 (2)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滴加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的温度 (3)取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少许,转移到另一支试管中,再滴加1滴稀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溶液温度上升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显碱性 新课讲解 1. 用稀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否能将铁制品长期浸泡在酸溶液中?为什么?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不能。若将铁制品长期浸泡在酸溶液中,铁锈与酸反应后,铁会继续与酸反应,损坏铁制品。 【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 新课讲解 Fe2O3 + 3H2SO4 = 2Fe2(SO4)3 + 3H2O 稀酸以稀盐酸为例: Fe + 2HCl =FeCl2 + H2↑ 稀酸以稀硫酸为例: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 + H2SO4 =FeSO4 + H2↑ 新课讲解 2. 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在实验室为什么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CO2气体? 大理石价格低廉,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能持续地产生CO2气体,且速率适中便于收集;而碳酸钠与酸溶液反应速率过快,不便于气体的收集;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不能持续地产生CO2气体。 【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 新课讲解 3.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步骤(3)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验证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典例精讲 例1.(2024·江苏宿迁·统考一模)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某兴趣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硫酸的性质。 实验一: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一段时间后纸上显出黑色字迹 实验二: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烧杯外壁发烫 实验三:向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四:将生锈的铁钉放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