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案例:《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城,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美术名作,包括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和《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两课内容。课程的目标要求是:“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相对来说还是对美术很感兴趣的,而且在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初步积累了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但这种基础知识的积累多停留在基本的层面上,缺乏对中国画笔墨情趣的深层次的理解分析。在此单元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画有更为深入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一)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造型特点及作品风格的演变过程。 对不同表现形式和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 3、通过欣赏,提高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主观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以欣赏,讨论,分析为主,运用教学提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调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线,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3、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评述活动,感悟中国古代美术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使之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本节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不同分类及艺术内涵,形成初步的审美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欣赏画作,评述作品,表达感受等,能够深化审美经验,升华审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画三大画科的艺术特色及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难点:能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中的内涵意蕴,并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谈话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对比欣赏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出示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视频,视频中讲解了开幕式与中国古代艺术的结合,播放完后,提问学生:(1)都在里面看到了哪些美术方面的元素 (水墨画,篆刻,青绿山水,富春山居图),都是与中国古代绘画有关的元素。教师总结,视频中在亚运会开幕式上,舞者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主题,在舞台上每一个动作都如同在宣纸上笔墨横姿,她运用泼墨、渲染等动作,将水墨画的元素融入到舞蹈中。(3)作为亚运会的东道主,为什么在世界瞩目的亚运会上会展示这些中国艺术、中国画作品呢?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这是本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目录。 2、新授知识 (1)同学们,你知道的中国画的工具材料都有哪些 教师再进行总结,除了我们熟知的笔墨纸砚外,还有颜料,笔洗,毛毡,笔架等常用工具。 什么是中国画? 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颜料作画于绢或者宣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之为中国画。 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画和油画两个不同的画种,一个以国家来命名,一个一使用的材料介质命名呢?(畅所欲言)。 实际上中国画以前也是以材料介质命名的,古人称之为“丹青”和“水墨”。这时候讲解一下“中国画”名字的由来,什么时候改为的中国画呢?是在近代以来,西方的先进思想和艺术传到我国后,为了区分中西方的画作,所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