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第一节 供给、需求与贸易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四节 国际贸易标准模型 第五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六节 保护贸易理论 1 The cause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From supply sid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perfect competition) -difference in technology (classical trade model by Ricardo) -difference in factor endowments (neo-classical trade model by Heckscher-Ohlin-Samuelson) New trade theory (economies of scale; imperfect competition) From demand side The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 2 第一节 供给、需求与贸易 一、封闭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1. 需求、需求规律 需求:给定收入和偏好等不变,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按 照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规律:给定收入和偏好等不变,商品价格越低,消 费者愿意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P Q O D P0 Q0 消费者 剩余 c 3 2. 供给、供给规律 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供给规律: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 量就越多。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愿意接受的货币量与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P Q O P0 Q0 S 生产者 剩余 m 4 3. 封闭市场上的均衡 市场均衡:又称市场出清,指既不存在短缺的现象,也 不存在供给过剩的现象,也就是不存在促使价格发 生变动的压力。图中E点为均衡点,Pe为均衡价格, Qe为均衡供求量。 社会福利: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P Q O Pe Qe E c m 5 二、开放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开放经济:各国开放市场,实行自由贸易,各国政府对 商品贸易不作任何干预,在各国商品价格存在差异的 情况下,商品可以自由流入或流出。 国际市场均衡:国际市场均衡价格 ,均衡出口量和进 口量为 。 本国市场 国际市场 外国市场 P Q O Pe Qe P P O O D Dm Df S Sx Sf Pe E Ef Qp Qc Ew Q Q 6 三、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 本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增加a+b+d,生产者剩余减少a, 净福利增加b+d 外国的福利:消费者剩余减少f+h,生产者增加f+h+m, 净福利增加m 世界的福利:净增加b+d+m 本国市场 国际市场 外国市场 P Q O Pe Qe P P O O D Dm Df S Sx Sf Pe E Ef Qp Qc Ew Q Q c a e b d f h m b+d m 7 四、贸易利益的分配 两国贸易利益分配格局取决于b+d与m的大小 下图中,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大于外国 原因:本国在封闭和开放两种状态之间的价格变化幅度大于外国 一国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相对价格弹性越小,该国的贸易曲线(进口需求曲线或出口供给曲线)就越陡峭,贸易后国内价格变动幅度就越大,贸易获利就越大。 本国市场 国际市场 外国市场 P Q O Pe Qe P P O O D Dm Df S Sx Sf Pe E Ef Qp Qc Ew Q Q c a e b d f h m b+d m 8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1.斯密的贸易思想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相反,具有绝对劣势。 9 Adam Smith(1723-1790) 10 绝对优势也可间接地由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则该国具有生产该产品的绝对优势。 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