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1792

第5章 初识酸和碱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

日期:2025-05-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555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第二,九年级,化学,初中,上海
  • cover
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去油污是乳化作用,则用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作催化剂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下列操作得当或说法合理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来生产化肥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C.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石灰石放入直立的锥形瓶中 D.煤和石油及其衍生产品只能作为燃料使用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产生白烟 B.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铜固体,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热量 4.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的挥发 B.玻璃破碎 C.生石灰吸水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酸碱度 B.加热试管中液体 C.配制溶液 D.稀释浓硫酸 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硫酸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B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两种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C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D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A.A B.B C.C D.D 7.下列各物质中可用于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钡溶液 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乘车时将垃圾丢到窗外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烟机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脸水冲厕所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溶液中都有H+ D.C、CO、CO2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则三种物质均具有还原性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O2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 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喝碳酸饮料可治疗胃酸过多 B.酸雨就是指呈酸性的雨水 C.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pH=0的溶液是中性溶液 13.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白色沉淀 D.石蕊呈紫色 14.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15.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45mL浓硫酸 B.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HCl C.用石蕊试液区分SO2和CO2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二、实验题 16.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