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1997

1.2税收实体法要素 课件(共17张PPT)-《税法》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5-11-13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777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税法,大学,财经,东北,教学,同步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税法概论 1.税法的概念 2.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3.税收实体法要素 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1.税收实体法要素 2.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VS 第二节 CHAPTER TWO 税收实体法要素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实体法的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税种与税收实体法一一对应,一税一法。由于各税种的开征目的不同,因此国家一般按单个税种立法,以使征税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和法律依据。二是税收要素的固定性。虽然各单行税种法的具体内容有别,但就每一部单行税种法而言,税收的基本要素(如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等)都必须予以规定。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我国税收实体法的内容主要有: 1 流转税法 流转税法是调整以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系列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所得税法 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或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所得税法是调整所得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财产税法 财产税是以法律规定的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财产的数量或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财产税法是调整财产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 行为税法 行为税是以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为条件,对行为人征收的一类税。行为税法是调整行为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 资源税法 资源税法是调整资源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总则主要包括立法依据、立法目的、适用原则等。 【例1-8】《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总则 一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纳税人又叫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任何一个税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国家对谁征税的问题,如《个人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的第一条规定的都是该税种的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人和法人。 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也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基本形式。 与纳税人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是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 纳税人 二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与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例如,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等。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体现了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了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征税对象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如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税种因征税对象的不同,税种名称也不同。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可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行为、资源五大类,通常也因此将税收分为相应的五大类,即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和资源税。 征税对象 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计税依据又叫税基,是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额的直接数量依据。计税依据可以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征税对象的量的规定。例如,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应纳税额的数量依据,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按照计量单位的性质划分,有两种基本形态: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价值形态包括应纳税所得额、销售收入等;物理形态包括面积、体积、容积、重量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