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4056

2.3 基因与人体性状(第1课时)教案(表格式)沪教版生物学第一册

日期:2025-02-1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31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基因,人体,性状,1课时,教案,格式
  • cover
2.3.2《染色体与基因》第1课时 一、教学任务分析 《染色体与基因》是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第三节基因与人体的性状第二课时内容。在上一课学习了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的基础上,本节课从染色体层面来分析人体的遗传及性别决定,是对上一课的深入,也为基因的学习做好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课首先介绍了染色体及其结构,然后研究人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和男女染色体的差异,进而分析人的性别决定。教学研究对象位于小小的细胞核内。初二学生学习这节课会遇到两个困难:1、染色体—DNA—基因属于微观结构,无法通过实物观察或实验了解,弄清它们的位置关系有难度,因此采用视频和电镜图片来直观理解。2、生殖过程中随着细胞分裂,染色体发生分离和重组,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太抽象,无法通过现有的教学手段来展示,考虑到初中学生更能对直观事物产生形象认知,教师以《科学》中生殖知识为基点,通过媒体演示及卡纸两种手段搭建染色体学习的辅助平台。 设计这节课时,(1)以视频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了解染色体及组成;(2)以书本男女染色体排序图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人体男女染色体的异同,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知道人体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了解人体体细胞染色体数量及组合;(3)通过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比较,分析了解人体生殖细胞染色体数量及组合;(4)通过性别遗传图解分析,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生男生女的自然比例,从而进一步理解人体性别的决定。 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和图片观察、概念图建构,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组成。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男女染色体图谱,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重要概念。 3、通过染色体卡纸摆放,探究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4、通过性别遗传图解书写和分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自然规律,客观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体性别由染色体决定; 难点: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 以问题法和讨论法为基本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学习为主,提问、讲解、卡纸模拟演示、视频辅助等多种形式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五、教学资源 3D细胞模型,自制课件,自制贴纸,染色体粘土,染色体卡纸,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近日一女孩去去医院就医,竟被判定为男性,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来看一下这个视频。 【提出问题】医生是如何判定出其实可以通过染色体进行性别鉴定。 过渡:那什么是染色体呢?为什么它可以进行性别鉴定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找到答案。 观看视频,思考。 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题。 活动1 :观看视频,说出染色体的位置和组成 【教师讲解】什么是染色体呢?科学家曾经用一种碱性染料对分裂时期细胞进行染色,发现了一种能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和结构特征的物质,这就是染色体。 展示染色体扫描电镜图和染色体模型,引导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那染色体的位置和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观看视频,说出染色体的位置和组成。 【展示模型】请大家看细胞模型,并指出染色体的所在结构-细胞核。 【教师继续提问】那细胞核、染色体和DNA蛋白质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把概念图完成。 过渡: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又是怎样的呢? 观察图片、倾听、思考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染色体的位置在细胞核,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完成概念图,学上代表上台展示。 构建染色体概念 通过视频展示将微观的染色体直观化。 活动2 :观察男女染色体排序图的异同 【展示图片】PPT展示男、女体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