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2806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应用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78329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应用题 1.实验室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1)若用A作为制的发生装置,缺少的仪器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产生的氧气通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通过白磷燃烧前后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 (2)若用装置B、D制取气体,连接装置时,a端应接 (“b”或“c”)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E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为 。 (3)装置B、C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两者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什么? (4)取20g大理石于烧杯中,加入150g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分析并计算: ①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②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2.我国的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晒盐”过程中可得到粗盐和卤水,海水晒盐利用了 (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的原理。 (2)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下图为从海水或卤水中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②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MgCl2,为什么还要加入石灰乳、稀盐酸来制取MgCl2,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小雪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海水提取氯化镁的模拟实验,在过滤操作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 。 ④流程图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同学取100g某氯化镁溶液于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至过量,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NaOH溶液46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该氯化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1)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器和青铜器,其中的黄金面具残片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 ;大量的青铜面具是用铜、锡等金属制成的合金,现将锡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锡片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金属活动性锡 (填“>”或“<”)铜。 (2)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之妻曾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铁勺变成了“铜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铝在近一百多年里产量大幅提高。并被广泛使用。请写出铝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 。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①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 (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 ③请写出一个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将含杂质的锌样品6.7g,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126.5g。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4.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含有紫色石蕊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1)玻璃管中的现象是d处紫色石蕊棉花先变红,a处紫色石蕊棉花后变红,b、c出棉花不变红,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湿润的紫色小花变红的原因 。 (3)如图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 ①检查C装置气密性,用弹簧夹加紧橡皮管,从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