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3976

第七章运动和力章末复习课 教学课件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

日期:2024-06-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6942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七,八年级,物理,初中,教学课件,复习
  • cover
(课件网) 章 末 复 习 课 第七章 运动和力 要 点 回 顾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的变化。 2.参照物: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作为_____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_____。 位置 标准 参照物 不同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内比较_____,通过路程_____的运动得快。 (2)通过相同路程比较_____,所用时间_____的运动得快。 2.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_____之比。 (3)公式:_____。 (4)单位及换算:1m/s=____km/h。 (5)类型: 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_____的运动。 ②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_____的运动。 3.平均速度及测量: (1)平均速度:总路程与总时间的_____。 (2)测量原理:_____。 通过的路程 长 所用的时间 短 运动快慢 路程与时间 3.6 不变 变化 比值 三、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实验原理:_____。 2.实验设计和步骤: (1)用_____测量路程,用_____测量时间。 (2)分别测量出前半路程、后半路程、整个路程的距离及对应的时间。 ①前半段路程: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开始自由下滑,用停表记录小车到达_____时需要的时间t1。 ②整个路程:重新让小车从斜面的_____开始自由下滑,用停表记录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需要的时间t。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1=_____。 (2)后半段的平均速度:v2=_____。 (3)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_____。 4.问题探究: (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 _____。 (2)如何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 _____。 (3)怎样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 _____。 四、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给水平木板表面铺上粗糙程度_____的物体,观察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由静止滑下后在不同粗糙程度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2)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越_____,速度变化越_____,运动距离越_____。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状态或_____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基础上,通过_____抽象概括出来的。 不同 同一高度 小 慢 远 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实验 推理 3.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_____或_____状态的性质,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_____定律。 (2)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_____是描述物体本身的性质;_____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3)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_____,它的运动状态越不易被_____。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 惯性定律 惯性 惯性 大 改变 五、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_____或_____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方向_____,并且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若已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以由一个力的_____、_____确定另一个力的_____、_____。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 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大小 方向 大小 方向 受力情况 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关系 物体所处的状态 不受力 合力为零 物体处于 状态(静止或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