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4973

5.1.1 相交线 教案--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

日期:2024-05-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2265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1.1,相交,教案,人教,初中,数学
  • cover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1 相交线 教学目标 1.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并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在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对顶角相等”的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 剪刀、直尺、量角器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多媒体展示图片(如图1所示).教师同时提问:观察这些图片,从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相交线和平行线? 图1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形如相交线、平行线的实例? 学生积极踊跃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相交线、平行线一定不陌生,大桥上的钢梁和钢索、棋盘上的横线和竖线、笔直的高速公路……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从这一章开始,我们正式开始研究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相交线.(板书课题:5.1.1相交线)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能由实物的形状抽象出相交线、平行线,使新知识的产生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加强对生活中的相交线、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直观化、形象化的数学模型. 导入二: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有关知识,并且学习了由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角.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进一步学习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同学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学生:相交和平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情景.(板书课题:5.1.1相交线)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教师:出示一把张开的剪刀并提问:从线的角度分析,张开的剪刀给人以什么形象. 学生:张开的剪刀可以看作两条相交直线. 教师:表演剪纸,如图2所示,并提问:在剪纸的过程中,两个把手之间的角有什么变化?剪刀刀刃张开的角又有什么变化? 图2 学生:在剪纸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物体. 教师追问:如果把剪刀的构造抽象成一个几何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图形?请你们在纸上画出来. 学生在纸上画出相交线. 教师总结:剪刀的构造可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剪刀刀刃之间的角就是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我们可以利用角的数量关系来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为得出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关系提供生活背景. 教师:仔细观察你们所画的图形,并标出每一个角的名称(如图3所示),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4个角中,∠1与∠2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图3 学生:∠1和∠2“相邻”. 教师提问:∠1与∠2的顶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1与∠2的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展示:∠1和∠2有共同的顶点O;一条边OA重合,另一条边OC和OD互为反向延长线. 教师总结: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我们叫做邻补角. 教师追问:图3中,除∠1与∠2是一对邻补角,图形中还有邻补角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3中∠2与∠3,∠1与∠4,∠3与∠4. 教师追问:由此,同学们能总结邻补角的特征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形成共识.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必须满足两个特征: ①有公共顶点;②有一条公共边,另外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从位置关系观察邻补角的特点,再结合图形中产生的邻补角,总结特征形成概念,体现了概念教学的特点. 教师:刚刚我们从顶点和边的角度分析了成邻补角的两个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