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68411

3.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303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区域,必修,选择性,地理,高中,2019
  • cover
3.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丹江口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出现了一种新的调水方式———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搭上“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2023年12月5日,“丹水北运”列车首发,满载着100个集装箱共2150吨丹江水,驶向内蒙古鄂尔多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水北运”选择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铁路运力 B.运量大且成本低 C.能够保障水质安全 D.方便为沿线供水 2.“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 A.缓解河湖水污染 B.减轻土壤盐碱化 C.提供生活饮用水 D.发展水产养殖业 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干旱缺水。为此,秘鲁政府实施多个东水西调工程。马赫斯调水工程由上游水库、输水河道、调水隧道和下游河流组成。该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仅“调水隧道”就有100千米———在靠山的渠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将明渠变为暗渠隧道。下图为马赫斯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马赫斯调水工程建调水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山高谷深,缩短渠道施工长度 B.气候干旱,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崩塌、滑坡对渠道的破坏 D.方便沿线地区取水用水 4.马赫斯调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B.改善区域局部气候 C.完善水运交通网络 D.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见下图),实施跨区域调水。该工程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输水,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气候原因主要是( ) A.降水稀少 B.光照强烈 C.蒸发旺盛 D.年温差大 6.图中水利枢纽下游洮河的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北向南 D.自西南向东北 7.该输水工程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 ) ①降低工程投资 ②减少途中水体损耗 ③缩短建设周期 ④减少沿线植被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图示意利比亚相关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调水工程的调水水源是( ) A.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9.该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是( ) A.南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沿海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 C.加剧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D.加剧沿线所有地区盐碱化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是(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 D.水源地污染严重 11.引汉济渭工程的影响是( ) A.增加渭河平原地区的降水 B.防治渭河平原地区水土流失 C.渭河武功段径流量增多 D.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落实“西电东送”国家战略的重点工程,送端连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受端位于杭州市,全长2140.2公里。2023年4月,浙北换流站的8回500千伏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全部建成,为2023年夏季用电高峰时该工程实现全容量投产提高电力保供。图为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2.该特高压输电工程的优势在于( )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减少基础设施建设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