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8542

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含解析)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618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江,历史,主观,练习,变式,试题
  • cover
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法制史时,搜集到了部分资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发掘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其内容详尽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为《徭律》和《效律》的部分内容:《徭律》规定:御中发征(征发徭役),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骂);六日到旬,赀一盾(罚一个盾牌的钱);过旬,费一甲(罚一套铠甲的钱)……水雨,除兴(免除处罚)”。《效律》规定:仓(粮仓)漏朽禾粟,及积禾粟而败(腐烂)之,其不可食者不盈百石以下,谇官啬夫(责骂粮仓管理人员);百石以上到千石,费官啬夫一甲……禾粟虽败而尚可食殴(也),程之,以其耗石数论负之。” ———整编自《秦律十八种》等 材料二 西汉张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唐太宗李世民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又说:“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在他治国期间,值得大书一笔的就是“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于法”。在历史上,汉文帝、隋文帝、金世宗都曾依法惩戒自己的亲属,以维护法律的公道。明末清初,顾炎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说:“法者,公天下而为之者也。” ———张晋藩《法尚公平:中国古代的法治追求》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法治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法治思想,并简析其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史料 自战国、秦汉以来,随着官僚体制的不断完备以及皇权的加强,“以言代法,以言入法”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强。中国古代的法制一直是以家法为基础去构建国法,古代的法制名义上是公器,目的是彰显王者为政之信,布大信于天下,以期政通人和。学术界经常以“以礼入法”“以法入礼”来描述中国古代礼制与法律制度长期的杂糅并用、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发展趋势,简称“礼法合流”。 ———摘编自赵旭《唐宋法律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春秋决狱”兴起于汉武帝时期,为董仲舒所倡,是指以儒家经典《春秋》里记载的事迹和体现的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又因为在实践中也经常援引其他儒家经典作品如:《诗》《书》《礼》《易》《论语》中的微言大义等作为断案的依据,所以又称“经义决狱”或者“引经决狱”。随着“春秋决狱”影响的日渐加深,儒家一系列原则被概括出来,如:父为子隐、君子大居正、以功覆过、不娶同姓、大义灭亲、诛首恶而已、逐君侧之恶、子不报仇非子也。 ———摘编自牛阿曾《从春秋决狱看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的形成》 材料二 《唐律》之所以被推崇,就在于它“于礼以为出入”。唐朝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从《唐律》条文上可以看出,皆“一准乎礼”。唐代第一部律是《武德律》,唐太宗对此律做了修正并为《唐律》制定了蓝本,以后的数位皇帝虽然也对此律做过修正,但改动的内容微乎其微。《唐律》不仅要制裁违反唐律的行为,还要制裁违反唐令、格、式等其他形式的行为,其范围大大超过了《唐律》本身500条的范围。《唐律》中的死刑、流刑大量减少。就法定刑罚而言,采用一罪一刑的方式,不采取一罪数刑的方式。 ———摘编自刘磊、邵东伟《试述〈唐律〉立法方面的特点》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决狱”的含义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的特点。 4.阅读有关秦汉法律材料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