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75641

【新课标】人音版五年级第5单元 《京韵》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反思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63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学,课时,教学设计,京韵,新课标
  • cover
第五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内容 学科 音乐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卷网- 年级 五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京韵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京韵”为主题,通过一系列歌曲和音乐知识,让学生们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和韵味。《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歌曲展现了京剧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声练习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京剧唱腔的技巧和特点。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还提升了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单元对应学段目标 感知与体验:通过欣赏京剧音乐作品和唱腔,学生能够感知京剧艺术的独特韵味和音乐风格,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表现与创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发声技巧和京剧唱腔特点,创造性地表现京剧角色和音乐场景,展现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文化与理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单元大概念 领略京剧艺术的韵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体验。他们对于京剧的独特韵味和音乐风格会感到新奇和有趣,并愿意通过学习和表现来进一步了解京剧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所在,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和审美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京剧艺术作品的独特韵味和音乐风格,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能够分析出京剧唱腔和乐器演奏的特点和技巧。 艺术表现: 运用所学的发声技巧和京剧唱腔知识,模仿并表现京剧角色的唱腔和表演动作。 在小组内合作,共同进行一段京剧唱段的演唱或表演。 创意实践: 结合个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创作一段融合现代元素的京剧旋律或歌词。 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编排一个以京剧元素为主题的小型音乐剧或舞蹈表演。 文化理解: 了解京剧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和表现京剧艺术,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单元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受京剧艺术作品的韵味和音乐风格,理解京剧唱腔和乐器演奏的特点,并能够进行模仿和表现。 难点:掌握京剧唱腔的发声技巧和表演动作,以及京剧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结构梳理 (空 集体备课完成) 课题: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京调》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感受两首曲目中的京剧韵味与青松的坚韧精神,体会中国传统音乐的美。 艺术表现:准确演唱或演奏曲目的旋律,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与青松形象的音乐塑造。 创意实践:尝试改编曲目的节奏或旋律,融入现代元素,创造新的音乐表现方式。 文化理解:了解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认识青松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或演奏两首曲目的旋律,深入体会京剧唱腔的韵味与青松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在《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中准确把握京剧唱腔的细腻变化,展现青松的坚韧形象。 教学准备 曲目乐谱及教材。 音乐播放设备,京剧服饰、道具的图片或实物。 京剧表演视频片段,青松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45分钟(新课导入5分钟,曲目学习25分钟,创意实践10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学习任务一:听歌曲,识京韵 、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感受英雄气概。 1、复听五年级上册《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前奏音乐,请学生说出取名,并复听唱一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一唱句。 2、引出现代京剧《沙家浜》。 3、聆听乐曲,同伴间交流这首乐曲与教材中的其它乐曲有何不同。 由于唱段速度较快,学生很难听清楚唱词的吐字咬字,请学生边听边看课本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