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78077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832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期末,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I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 信息茧房 ①“信息茧房”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概念。现代社会,人们虽然置身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但很多人只注意选择自己感兴趣、能带给自己愉悦感的信息,久而久之,便会与其他领域的信息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墙,就像蚕宝宝一样被束缚在“茧房”之中。 ②“信息茧房”中多是同类同质群体,信息传播度和认同度极高,体现了媒体主动迎合用户需求的趋势,看似顺应时代潮流,强调个性化发展,实则不然。我们经常看到网上尖锐对立的不同观点造成的人群撕裂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不同的持论者不仅不赞同对方观点,而且拒绝进行理性的交流讨论,甚至连对方提供的事实与信息也一概拒绝。这表明文化和思想具有多元性,同时也具有偏颇、狭隘和固执的特性。 ③“信息茧房”的说法非常形象。它点出了不同的持论者囿于己见、作茧自缚的特点。《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道者,束于教也。庄子这段话的含义是:你跟一只生存在夏季的昆虫讲冰雪是什么,它理解不了,因为它的生命在秋天就结束了;你跟一个曲学阿世的人讲人生的正道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所受的教化就是精致利己。 ④这种固执己见、偏执陋见的心态和作为,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而且对个人增长知识、丰富思想,乃至保持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在“信息茧房”效应下,用户只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并持续、反复加深印象,形成一个坚固的“回音室”,势必会导致视野局限,降低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茧房内的群体认同并非理性认同,一旦打破“茧房”,用户接触到外部不同的声音会产生极强的不适应性,导致用户强烈反弹,进而滋生群体极化现象。比如,粉丝群无法接受外部反对偶像的声音,集中实施网络暴力行为,甚至还有一些用户,总是逃避现实生活,无法与其他群体正常相处。 ⑤怎样才能走出“信息茧房”呢?其实我们不必为了面子而固执己见。因为从拓展知识边界的层面看,一个人不管怎样博学深思,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其知识都会有所局限:对边界内的知识比较了解;边界之外,所见未免浅陋。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顺势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即可获得新的知识版图,而囿于己见坚守陋见,就丧失了获得新知的机会,长此以往将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 ⑥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封闭只会落后,开放才可图强。国家、民族和个人都是这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因为它永远保持对所有江河湖泊的开放和包容。武汉是多湖之城,为解决市内湖泊的水质问题,武汉采取的办法就是将它们与奔流的长江连接起来。使湖泊从封闭变为开放,湖水从死水变成活水。一个人的思想也是这样,如果不开放、不交流,总是拒绝新鲜的思想,就会因为呆滞而变得腐臭。只有开放和流动,才可永葆生机与活力。 1.关于“信息茧房”,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茧房”中的人常对自己本来就感兴趣的内容比较上心。 B.“信息茧房”中信息认同度高,对于不同观点常常拒绝讨论。 C.“信息茧房”现象折射出思想和文化存在着多元性和偏狭性。 D.“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在于部分人受到精致利己主义教化。 2.关于“信息茧房”的危害,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茧房”让用户的视野变得狭隘,独立思考能力被弱化。 B.“信息茧房”内的非理性认同有时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滋生。 C.“信息茧房”让用户接触外部不同观点,进而感到极不适应。 D.“信息茧房”可能让用户逃避现实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和诺。 3.作者认为怎样做才能摆脱“信息茧房”的束缚?请简要概括。(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7题。(20分) 和陌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