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83908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共29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770728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_____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 从第六课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的功能 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文化的特征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实现人生价值的3条途径 第五课 知识点抽背 考考你 1.我国的四大国粹: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4.我国的四书五经: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 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京剧、书法、中医、武术 它们共同称为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 2.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3.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4.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5.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 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Feel The Sounds of China》 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除了视频中这些内容之外,你还知道身边有哪些传统文化? 这些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呢? 结合视频思考: 藏族民歌、古筝琵琶、古乐戏曲、武术茶道等。 玉雕、刺绣、象棋、长命锁、旗袍、玉佩、园林、庙宇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 (1)形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创造的) 【蔡伦发明造纸术】 《后汉书.蔡伦传》中写道:“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也都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2)发展: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内各民族)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3)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中国与世界)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 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核心思想理念 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道德) 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 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P92-2 注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相关链接)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 (4)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