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8812

【2016复习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9-10课共2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8次 大小:64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近代,2份,9-10课共,发展,曲折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张謇的实业救国论 ?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蓰之利……中国人数甲于五洲;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 ———《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卷网-1994年版 ? 【解读】张謇,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1895年他受到甲午战后导致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刺激,于当年夏天,代湖广总督张之洞撰写了《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痛陈其实业救国的主张。 ? 1.民族危机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论”主张产生的思想根源。2.实业泛指农、工、商业,重点则在近代工业,作者认为,工业化是西方富民强国之原因。3.作者不同意当时“商务立国”的看法,强调只有工业建设才能“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地创造财富,因此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4.开发实业既是救贫致富之术,也是富国御侮之道。张謇是清末提倡实业救国论的代表人物,这段资料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他的主张。他还提出过“棉铁主义”、发展外资等具体发展实业的措施。棉铁主义指以棉纺织业、钢铁业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形成民族工业体系。他还主张以合资、借款、代办等形式,利用外国资本解决发展民族工业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 2.清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 由光绪二十九年至宣统三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此时中国之实业,如红日初升,前途希望正复无穷。此时期中之重要提倡事业,如31年袁世凯在天津设工艺总局,商部在京师设劝工陈列所,及奏设各省高等实业学堂;32年商部奏订奖给商勋章程,鼓励制造新器,学部考验游学生设工商科进士学位;33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 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 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宣统2年端方在南京举行南洋劝业会,皆为60年内仅见之盛举。 ?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 ? 【解读】这条材料摘自《申报》1923年编辑《最近之五十年》中《五十年来中国之工业》一文。作者介绍了清末中国政府奖励实业建设的概况。 ? 1.清末新政时期,政府采取了诸多奖励实业的措施,如以爵位奖赏鼓励兴办实业、开办实业教育、举办博览会,等等。2.袁世凯在天津设立的直隶工艺总局,成为当地振兴实业的指导机关,由周学熙负责。工艺总局内设工艺学堂培养人才,又建立工厂试验制造,有工业售品所出售产品,开工商演说会劝导投资等。3.端方在出国考察期间,对西方博览会印象深刻,提出仿行赛会以振兴农工商业的主张,得到清廷的支持。1910年6月首届南洋劝业会在江宁(今南京)开幕,各地及海外华侨纷纷将农工产品送展,评选出获奖产品。南洋劝业会当时号称远东博览会之冠。4.清朝的爵位,一般赏给军功显著的朝廷重臣如曾国藩、李鸿章之流。对于投资实业者以爵位奖赏,是一种开拓性的做法,改变了中国上千年的贱商传统。 ? 3.清末民初的民族工业 ? 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谙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适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势所趋,复日移而北,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 ? ———《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1840—1949)》,第127页,上海人民-出卷网-1984年版 ? 【解读】这条资料选自《宝山县续志》,卷六,实业志,记载了上海附近地区民族工业兴起及扩展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