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90331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变形记》习作指导及例文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7次 大小:4323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变形记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是想象作文,以“变形记”为话题,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另一种东西”,从它的视角来写可能的经历、生活。习作内容与本单元的阅读有机衔接,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在此基础上,习作时进行实践运用,创编故事。本次习作编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花之歌》引入,以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提示了习作的具体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并列举了一系列事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生活中的物品等,提示学生可以“变得很小”,也可以“变得很大”。然后以蚂蚁和路灯为例,简要介绍了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的变化。 第二部分给出了四个习作参考题目,提示既可以写教材建议的题目,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任何题目。其中,“地球自述”不是以地球的口吻写自我介绍,而是讲述自己变成地球之后的经历、见闻等;“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及“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是从蚯蚓、大树的视角写变形后周边的世界发生了什么;“飘在天上的日子”未指明变成了什么,可以想象事物非常广泛,如白云、雨滴、灰尘、气球等。安排这四个参考题目,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从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以及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乐于写的内容。这几个题目也给学生自拟题目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教材在最后提出了习作修改的建议,让学生完成习作后交换阅读,看别的同学是否对自己所写的内容感兴趣,别人读后有什么感受和修改建议,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完善习作,提升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 2.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如何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教学难点】 怎样写出变形后新奇、独特的经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解读习作要素 1.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花之歌》,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花,说着花的语言,表达着花的情感,在花的世界中实现了一场变形之旅。这节课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书写自己的变形之旅吧。 教师板书:变形记 2.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重点 (1)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先来翻开单元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本单元的习作素养是什么。 预设: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充分展开想象,是指在合理的基础上写出变形后世界的新奇和有趣。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具体,是指在写的过程中反映出事物的特点。 (3)接下来让我们想想如果我们变成以下几种事物,会有怎样奇特的经历呢? (设计意图:以本单元《花之歌》课文所展现的内容为导入,旨在让学生再次体会作者想象自己变成花以后奇特的经历,引发学生共情,接着出示6张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言,感受变形的快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 1.选择自己最想变成的一个事物 教师引导:说到“变形”想必大家有脑中有很多奇妙的想法,不要着急,我们先来读读书中的提示。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 教师引导:可以变的事物确实很多啊,除了上述这六种事物,我们还可以变成动物、植物或者其他,如白云、雨滴、宇宙、灰尘,甚至是马路、垃圾桶、指示牌等。总之,变形的范围不限,什么都可以。下面请小组交流,选择自己最想变成的一个事物。 2.展开想象,写出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