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95106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669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民族,练习,课件,祖国统一,团结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 与祖国统一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大单元历史时序 大概念: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1947 年 1955 年 1958 年 1965 年 20世纪 80年代初 1984年 1992 年 1993 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 12月20日 2008 年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汪辜 会谈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两岸实现“三通”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 西藏 自治区成立 达成“九二共识” 周年 75 40 25 1949 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欧共体成立 德国分裂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1949年 1967年 1999年年底 世界 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56年 1960年 “非洲年” 两德统一 1990年 欧盟成立 1993年 古今联系 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横向联系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中国与世 界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都顺应了捍卫国家主权、摆脱殖民统治的浪潮 思维导图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历史遗留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发 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践 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促进 民族团结 决定 成功实践 “一国两制” 港澳回归 祖国统一 提出 促进 推动 促进 指导 台湾问题 大单元知识梳理 2022年版课标: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1 知识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实行75周年 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确立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_____,后被载入宪法[贵阳2023.31(2)] (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施情况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_____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西藏自治区(1965年)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 (1)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 共同繁荣发展 领域 措施 意义 政治 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 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优惠政策,并给予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加强当地经济建设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共同繁荣发展 领域 措施 意义 文化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帮助创制文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如修建青藏铁路等;国家实施旨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 知识点 “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2年版课标: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1. “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 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