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00700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1课时 (课件 26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116453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1课时,学案,教案,视频,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1)教学设计 课题 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1)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七下第一章第6节,主要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繁殖。虽然细菌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接触到,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因此教材先安排学生认识细菌的菌落,由此引起学生对细菌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教材中图片丰富,补充视频等内容可增强视觉效果,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探究性”和“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着重介绍细菌及其繁殖;第2课时主要介绍真菌及其繁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保存食物的方法等。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认识细菌的菌落,了解细攻的分布;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及其繁殖方式;了解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及保存方法;科学思维:知道细菌的系列的快速性与其普遍性; 探究实践: 通过阅读、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特点;态度责任: 通过讨论等方式辩证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特点 难点 细菌的营养方式、繁殖特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知识巩固:1、人的生殖属于 生 的方式;人的 是新生命的起点。其他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还有 等方式。 2、苔藓和蕨类植物用 繁殖,属于 生殖方式; 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用 繁殖,有些被子植物也可通过无性生殖来繁殖后代;生活中,栽培果树或花卉常采用分根、压条、 或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来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又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多样性: 在自然界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2、生物的分类: (1)按细胞结构分类: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和细胞生物两大类;其中病毒属于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都有细胞结构,且细菌为原核生物,动物、植物和真菌为真核生物; (2)按营养方式分类: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动物: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异养生物; 植物: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大的液泡等,自养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一般不能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异养生物。 1、细菌的形态: (1)细菌的存在: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广泛分布于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等处,几乎无所不在。细菌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2)细菌的观察: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只有 0.5~5微米,因此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3)细菌的形态: ①细菌的形态: 细菌是形状细短、结构简单的一类微生物。细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等三种形态。 ②细菌的分类: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2、细菌的细胞结构: (1)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菌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菌的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但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有鞭毛,能帮助细菌自由移动;有的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 (2)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细菌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生物。 (3)细菌的营养来源: 细菌一般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一般要依赖从外界吸收有机物生活。 3、菌落: 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集合体。 由于单个细菌或真菌太小,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其培养成菌落,便于观察。 细菌的菌落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细菌团。一个小白点就是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