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01375

第10课 花手帕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9-2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4314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课,手帕,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花手帕》教学设计 课题 《花手帕》 学科 美术 年级 3年级 课时 1 设计者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花手帕》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是用纸材和水性颜料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根据材料的特点,要能有针对地、合理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加工制作,感受和理解印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和社会人文价值。 在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园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扎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吸取了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防民间艺术染制-方手帕。本课的活动内容是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业,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因方纸手帕。 学情分析 :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活动用点染和浸染的方式制作纸质花手帕,使学生对染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扎染工艺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课前对扎染的资料收集,学生们跃跃欲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了解扎染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掌握点染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点染手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彩要有深浅变化;2、染色时要注意时间控制。 四、教学准备 教具:颜料、ppt、塑料手套 学具:一袋手帕纸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互动,示意学生上课。 学生稳定情绪开始上课。 学生接触教师,相互熟悉。 二、欣赏短片 导入新课 猜谜语导入: 师: 小小画布四方方, 整整齐齐好端庄, 讲究卫生天天洗, 干干净净带身上。 -打一生活用品生: 手帕 2.那么花手帕使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课件展示图片) 3.师问同学们图片上的手帕与我们平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 小结: (图案简洁质朴、色彩鲜艳明快、有深浅变化、有浸润之美、具有对称之美。) 通过欣赏图片带入学生进行思考扎染是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 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上课的主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识别能力,揭示本节课题。 三、出示课题 板书卡片:《花手帕》 四、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之前让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是扎染的来源与历史。 同时也让同学们 1.看书第10课。提问: 通过看书,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 (小结板书:折纸,染纸) 2.折法启示: (1)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2)学生尝试后,教师总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还出示各种折法方法的课件 ,比如田字格折法、川字格、州字格、井字格、双米字格、两端发散、中心发散。 小结:任意折叠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染法示范: (1)教师结合课件示范:点燃纸张,展开形成纹样; (2)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注意折纸的不要太厚,不容易染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