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01720

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9171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课件,24张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 21.《庄子》二则 大道之行也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句,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3.感受先贤哲人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重点: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感受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把它定义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 ·导学参考·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同时与《桃花源记》进行对比阅读,从中找到两篇文章的相同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 )能     修睦( ) 矜( ) 男有分( ) 货恶( )其弃于地也 jǔ guān mù fèn wù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大道之行也: (2)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 (4)使老有所终: (5)皆有所养:  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  信,诚信;修,培养。  所,……的地方;养,供养。  单独,单单,只。  终老,终其天年。 (6)男有分: (7)不必藏于己: (8)是谓大同:  职分,职守。 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占据。 3.总领全文的是哪句 总括全文,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根据提示,把文章的写作思路补写完整。 首先,作者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然后,阐述“大同社会”的   ;最后,总结全文: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基本特征 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盗窃乱贼而不作 ·学习小助手· 对照课文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注意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选贤与能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与”同“举”,推举,选举。 ———矜”同“鳏”,老而无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亲 (2)子 3.翻译并积累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大道之行也 古义: 今义: (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 今义: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返回,回归。  宽阔的路。  女子出嫁。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 今义: (4)故外户而不闭 古义: 今义: ———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  都指独自。  窗。  门。 (5)是谓大同 古义: 今义:  代词,这。  对,与“非”相对。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使老有所终: (2)壮有所用: (3)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形容词作名词,年轻人。 ·导学参考· 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摒弃教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的教学陋习,要大胆地把翻译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翻译不准确之处老师再给予点拨。在所有重点词语都展示结束后,教师可用投影归纳总结。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