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01805

12 《诗经》二首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920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经,二首,课件,4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 12.《诗经》二首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知诗歌主要内容,并且熟读成诵。 3.体会两首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4.通过品析景物描写和重点词句,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重点: 1.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2.学习两首诗歌中的赋、比、兴艺术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中国的古典诗词灿若星河,佳篇如林。三千年前的那一块小洲和河畔的每一株草、每一缕风,岁月的风尘无法将其覆盖,时光的长河也无法将其湮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两首歌咏爱情的诗歌,让我们一起去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导学参考· 教师引导学生搜集、积累有关《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的资料,让学生提前对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本来只称《   》,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   》。《诗经》分为   、   、   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各地的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底层人民之手。 风 土风民谣 颂 雅 诗三百 诗 诗歌总集 “雅”是    。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    为主。“颂”是   ,内容以   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具体逼真地表现生活,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   、   、   。 兴 比 赋 颂扬 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 歌功颂德 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导学参考·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识记《诗经》的内容及表现手法。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 )鸠( )    窈( )窕( ) 逑( ) 荇( ) 寤( )寐( ) 芼( ) 蒹( )葭( ) 溯( )洄( ) 晞( ) 湄( ) 跻( ) 坻( ) 涘( ) 沚( ) huí sù jiā jiān mào mèi wù xìng qiú tiǎo yǎo jiū jū zhǐ sì chí jī méi xī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窈窕淑女:  (2)君子好逑:  (3)寤寐思服:  指日日夜夜 配偶 文静美好的样子 (4)左右芼之:  (5)蒹葭苍苍:  (6)溯洄从之:  逆流而上 挑选 芦苇 4.《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   之情,因追而不得,于是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还做梦梦见弹琴奏瑟,取悦这位姑娘。 5.《蒹葭》以   起兴,写出了   的苦恼心情。 追寻伊人而不得 蒹葭 相思 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疏通大意,并且熟读成诵。   1.朗读诗歌,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并且熟读成诵。 ·学习小助手· 提前朗读诗歌,夯实易错字读音,如:雎鸠、窈窕、荇、寤寐、蒹葭、溯洄、坻、涘、沚等,句子的停顿不要读错,按照意思朗读。注意在听老师范读或名家音频朗读时做好标记。 ·导学参考· 由教师范读,让学生多次朗读,在朗读中感知诗歌的意蕴和主要内容,为后面的讲解做铺垫。 2.再读诗歌,疏通积累。 ·导学参考· 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词句,教师加以点拨,最后投影显示出来。 (1)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①左右流之 古义:  今义:  液体移动;流动 求取 ②道阻且长 古义:  今义:  阻挡;阻碍 艰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①琴瑟友之:  ②道阻且右:  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迂回曲折。 名词的意动用法,对……表示亲近。 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诗歌主要内容。 1.《关雎》共5小节,其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