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01822

1.1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546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期,解析,必修,选择性,科版,生物
  • cover
1.1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为验证青霉素对青霉素敏感菌株的抑制作用,某研究性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将0.1mL青霉素敏感菌株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A、B、C3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2)将吸附无菌水、5mg/mL青霉素溶液、10mg/mL青霉素溶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平板中,用封口膜密封,并倒置培养;(3)观察并记录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中滤纸片周围细菌生长正常,起对照作用 B.乙、丙中滤纸片周围出现了抑菌圈,且丙中的抑菌圈可能更大 C.青霉素敏感菌株的扩大培养用液体培养基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只允许青霉素敏感菌株生长 2.下列关于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者的双手可以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 B.无菌操作就是要杀死所有的细菌等微生物 C.接种室和工作台可以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D.玻璃器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3.土壤被称为“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科学工作者要从土壤中分离或鉴定需要的微生物,需要配制选择培养基,再通过接种、培养、纯化、筛选等技术获得微生物。下列关于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分离或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土壤中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需要配制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在灭菌后将培养基调至酸性 B.从土壤中分离出纤维素的分解菌,需要配制含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分解菌 D.从土壤中分离固氮微生物需要配制不含氮源的培养基,且培养条件要适宜 4.某同学在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灭菌方法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外层锅内加适量水,放入装有待灭菌物品的内桶,关闭排气阀,打开电源加热 B.在干热灭菌箱灭菌结束后,立即关掉电源,打开箱门,取出物品 C.采用紫外线照射灭菌时,可在物体表面喷洒适量石炭酸等化学抑菌剂,以加强消毒效果 D.在用灼烧法对接种环灭菌时,适当向灼烧后的接种环吹气,以加速其冷却 5.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其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能够提供( ) 成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含量 0.5g 1g 0.5g 100mL A.碳源 B.氮源 C.维生素 D.包括 A 、B 、C 三项 6.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 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C.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 D.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 7.近年来发酵酸豆奶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下图是酸豆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利用大豆与奶粉混合,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酸豆奶,不但具有动、植物蛋白的双重营养,还能有效缓解牛奶资源的匮乏。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两者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B.巴氏消毒在杀死大部分微生物的同时不破坏营养成分 C.发酵过程早期需密封,后期需不断地通入无菌空气 D.一定范围内,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酸度会逐渐增加 8.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0℃条件下煮沸5~6分钟属于灭菌方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B.无菌技术中,若处理对象为液体,则只能消毒,不能灭菌 C.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D.高压蒸汽灭菌锅只有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才能打开盖子 9.关于“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