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05811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训练题--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4-05-1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8923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第六,化学,答案,上册,人教
  • cover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训练题 一、选择题 1.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Ⅲ中出现气泡,说明Ⅰ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Ⅰ内壁出现水雾是反应生成的 C.玻璃管中CuO发生了还原反应 D.装置Ⅱ中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价、价 B.用不同比率的石墨粉末和黏土粉末混合而制成的铅笔芯 C.生物体内水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现象 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双氧水和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氧气与二氧化硫 闻气味 C 浓氨水和蒸馏水 看颜色 D 空气、O2、CO2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A.A B.B. C.C D.D 4.下列各组归纳的知识点均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物质鉴别 氧气用于炼钢———氧气具有可燃性 氮气做食品的保护———化学性质不活泼 鉴别二氧化碳与氮———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鉴别白酒与白醋———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闻气味 C.实验安全 D.物质的构成 酒精洒出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覆盖 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勿用手揉眼睛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等 空气、液氧、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分子 A.A B.B C.C D.D 5.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该实验的分析: ①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②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③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④CO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⑤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氧化铜被氧化 ⑥反应条件都是高温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达到目的,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设计 A 鉴别CO2和CO 观察颜色 B 鉴别O2、CO 放入燃着的木条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D 除去木炭粉中氧化铜 通入氧气后加热 A.A B.B C.C D.D 7.下列方法可行,并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方法 A 完全分离水和泥沙 静置 B 区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用带火星的木条 C 区分活性炭和二氧化锰 用过氧化氢溶液 D 实验室区别蒸馏水和食盐水 用嘴来品尝味道 A.A B.B C.C D.D 8.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这个实验,说明CO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 9.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氮可作制冷剂 B.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C.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区分硬水和软水:用烧杯量取等量的水,分别滴加等量相同的肥皂水,振荡 C.区分CO2和N2两种气体: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木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条放在氧气中燃烧,比较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 11.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C.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D.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 12.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