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06993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6469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抗战,历史,高中,24张,课件,全国
  • cover
(课件网)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课程标准】 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历史解释: 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战(1931.9.18———1945.9.2) 1.“十四年抗战” 和“八年抗战”: 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 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 (1)前六年(从1931.9.18至1937.7.7)是局部抗战: 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 (2)后八年(从1937.7.7至1945.9.2)是全国抗战: 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全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阶段。 2.“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 (2)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 (3)有助于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国 历史解释: 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战(1931.9.18———1945.9.2) 【全面抗战】是从抗战路线角度来审视抗战,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议提出来的抗战路线,即组织动员人民群众,以人民战争的方式来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之相对应的是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即不组织动员群众,仅依靠政府军队的力量抗日。 【全国抗战】则是从空间角度来审时抗战,蒋介石在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谈话中所说的“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抗战;与之相对的应该是【局部抗战】,即卢沟桥事变前东北、华北地区的抗战。 国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是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处重要历史文物。该碑是为纪念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以引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与警醒。是一块由石头雕刻而成的巨大石碑,高约3米,宽约2米。 九一八残历碑的碑文 “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白山黑水千秋恨, 国破家亡百世伤。 莫与豺狼空论理, 金戈铁马踏扶桑。 日军侵华后中国社会各股力量作何反应? 国民政府方面: 国民党爱国官兵: 爱国民众: 中国共产党: “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兵力围剿红军根据地,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 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十九路军奋起反抗(蔡廷锴、蒋光鼐);1933年长城抗战(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等)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华北事变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 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地域 日军侵华进程 中国反日力量 反日主体 东北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上海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 长城沿线 1933年进犯长城 华北 1935华北事变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 长城抗战 民众自发组织 军人抗战、民众支持 军人 学生 反日群体多样 游击队改编的东北人民革命军 十九路军、全国民众积极支持 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 抗战的力量在积聚,但仍然很分散 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