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0948

高中物理 教科版必修1 第一章第6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导学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224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物理,教科,必修,第一章,6节
  • cover
1.6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目标定位] 1.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理解公式的含义,知道位移对应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2.会利用公式x=v0t+at2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解决有关问题.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的意义、特点,会用它处理简单的相关问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图161所示):物体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下面梯形的面积. 图161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由梯形面积 x= 将速度公式vt=v0+at代入上式得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 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t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公式:=v =. 二、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1.定义: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位移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象叫位移—时间图象. 2.静止物体的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3.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的直线.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关系为二次函数,故为曲线.  想一想: 如果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但是在x的负半轴上,这表示质点做什么运动呢? 答案 只要是平行与时间轴的位移—时间图象即表示物体静止.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有关计算 1.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的推导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无限分割、逐步逼近”的微分思想可得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如图162所示, 图162 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包围的梯形面积为S=(OC+AB)×OA 与之对应的物体的位移x=(v0+v)t; 由速度公式v=v0+at,代入上式得x=v0t+at2. 2.对位移公式x=v0t+at2的理解: (1)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x=v0t+at2为矢量式,其中的x、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①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0同向,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v0反向,a取负值. ②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3)两种特殊形式: ①当a=0时,x=v0t(匀速直线运动). ②当v0=0时,x=at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用速度—时间图象求位移 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 在时间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通过的路程为时间轴上、下方“面积”绝对值之和. 例1 一辆汽车以1 m/s2 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 s,驶过了180 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为多少? 解析 以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运动示意图如下: 由x=v0t+at2得: v0=-at= m/s-×1×12 m/s=9 m/s 答案 9 m/s 例2 (2013~2014江苏高一期中)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行驶,0~6 s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63所示. 图163 (1)画出物体在0~6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 s内物体的位移. 解析 (1)第1秒内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 线运动,末速度v1=at=4 m/s,速度—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2~4 s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4~6 s初速度即第1秒的末速度v1=4 m/s,加速度a′=-2 m/s2,末速度v6=v1+a′t=0,第1秒和最后2秒的速度—时间是倾斜的直线,图象如图. (2)速度—时间图象所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即x= m=18 m. 答案 (1)见解析图 (2)18 m 二、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 1.几种常见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64所示. 图164 (1)静止的物体的vt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a.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b.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抛物线,如图c. 2.对xt图象的几点说明 (1)纵坐标:初、末位置的 纵坐标差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初、末位置纵坐标差的正负号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