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10208

1.3《庖丁解牛》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95031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庖 丁 解 牛 《庄子》 蝴蝶是我,我就是蝴蝶。 一群人在人家梦里打来打去,有意思吗?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我的坐骑可是纯天然无污染。 人非草木,安知草木无情? 你们眼中的庄周 目录 一、知人论世 二、初读课文 三、文本研读 四、寓言小结 知人论世 庄子 作者简介 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 庄子 作者简介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清静无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由于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摒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 批判现实社会,向往自由 《庄子》 作品简介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 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 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其行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作品简介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 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 其次,庄子寓言善于虚构,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 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 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庄子》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寓言 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流传下来。 《孟子》 《吕氏春秋》 《庄子》 文体知识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道家思想的园地: 《庄子》 《老子》 《周易》 合称“三玄” 《老子》(《道德经》) 《庄子》(《南华经》)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儒家的回应: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即克己复礼。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是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的回应:   道家所关心的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从而自保。认为既然万事万物皆随自然规律变化,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 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 儒家看重的是群体社会。 道家关怀的是个人生存。 庄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不得不承认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也感到社会潮流的不可逆转。他主张无所作为,以保全自身,并对死生、寿夭进行了相对的解释,这种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但庄子对当时的现实也作了较为深刻的批判。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避开矛盾,寻求解脱,就必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创作背景 初读课文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