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10487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307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历史
  • cover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练习 一、单选题 1.1911年4月,国际鼠疫研究会在沈阳召开,这是中国召开的首次国际卫生会议,来自英、日、俄、德、法等12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聚集一堂,确定了很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该会议的召开 A.推动了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 B.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进入新阶段 C.使得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 D.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西医人才 2.1908年春秋之间,上海“时疫”流行,以上海绅商沈敦和为首的慈善人士,筹设时疫医院。医院自创办起,每年夏令开院至秋冬时疫肃清闭幕,专门治疗急痧、霍乱、吐泻、绞肠、吊脚、瘪瘰等症,并且聘请国外专家对时疫进行诊治。时疫医院的设立( ) A.形成了完备的医疗服务体系 B.标志着中国近代防疫体系的建立 C.是西方医学传播的必然产物 D.推进了近代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3.1955年,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卫生部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局,各地成立血防所、血防站等机构,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就此打响。至1958年,12个省市消灭钉螺(血吸虫的宿主)15亿多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 A.医疗技术发展实现突破 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 C.国民经济恢复成效显著 D.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 4.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是自2007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四起“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之一。它首先在北美爆发,随后迅速蔓延。2010年8月,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有21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甲型流感确诊病例,出现至少18449个死亡病例。可见,全球化时代,面对重大传染性疾病 A.任何国家都不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 B.人类往往束手无策,放任其自生自灭 C.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疾病发源地的责任 D.各国应该退回到之前自我封闭的状态 5.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这些运动 A.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 B.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 C.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 D.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 6.截至2021年9 月5日,近 14亿人口的中国自武汉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到今天,共感染123181人,死亡 5685人。3亿多人口的美国,共感染40761851人,死亡665463人,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美国不可复制中国抗疫奇迹。这一抗疫成效的不同主要是两国( ) 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城市人口数量不同 D.医疗技术不同 7.1900年,旧金山发生鼠疫,政府将华人作为替罪羊,只对唐人街进行消毒和隔离,造成疫情扩散。1907年旧金山再度爆发鼠疫,政府鼓励城市民众踊跃参加灭鼠,还全面改造城市建筑的地基和地板,建设下水管道,升级垃圾处理技术。上述变化反映出旧金山( ) A.近代医疗技术进步显著 B.政府应对危机水平提高 C.种族歧视现象得以消除 D.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立 8.如表是1950-1953年部分省区天花发病人数统计。(单位:人)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种痘运动 年份 黑龙江 吉林 安徽 福建 山东 广东 湖南 内蒙古 1950 1043 650 11620 2292 8463 1395 2848 1103 1951 75 186 5407 455 923 8066 3155 340 1952 115 18 91 22 454 1045 110 151 1953 8 14 24 1 67 16 3 19 A.使民众形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 B.提高了民众对新政府的政治认同 C.极大地推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 D.表明卫生防疫体系已在中国建立 9.1974年,我国发行了编号邮票———赤脚医生,分别展示乡村赤脚医生为一群儿童打预防针、夜晚顶风冒雨涉水前去为病人看病、在崇山峻岭间采草药、为劳动中突然发病的农民诊治的画面。这反映的主题是( ) A.过渡时期医疗水平较落后 B.传统医药学取得长足进步 C.乡村医生的救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