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12558

11《荷花淀》课件(共26张PPT)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0533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模块,基础,语文,中职,高教,PPT
  • cover
(课件网) 荷花淀 孙犁 作者介绍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等; 小说和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荷花淀(白洋淀)派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在创作风格上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流派,被誉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对后来的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写作背景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白洋淀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日军展开了一场卓绝的游击战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荷花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为题材,经过精心构思谱写出的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 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 【开端】 探夫遇敌 【发展】 助夫杀敌 【高潮、结局】 将苇眉子拟人化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编席的情景 表现了她动作熟练利落、勤劳能干的形象特点 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苇席比作雪地和云彩,写出了它的洁白 烘托出水生嫂高洁的形象,表现了劳动的美 通过视觉和嗅觉写景 描写荷花淀朦胧柔美的景色 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也为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②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与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侧面询问,善解人意 得知丈夫要去战场时的微妙的心理变化,深明大义。 明白这可能是永诀,做了最坏的打算;体现了夫妻之间的信任。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有惊无险,甚至略带诗意。 小结 《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小说涉及了战争,但只是把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战争作为背景,而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孙犁不想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要通过展现人物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着重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小说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 作业 习题册74页 第一大题第1、4小题 第二大题 一、基础知识 1、垛(duò)起垛来 打点(diǎn)好一个小小的包裹 奔(bèn)着那....荷花淀 一泅(qiú),又沉到水底 你看他们那个横(hèng)样子 我也会凫(fú)水捞东西 4、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白洋淀 习题册74页 二、课文理解 1、时间;水生嫂等青年妇女的成长过程; 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2、(1)D (2)C (3)D 习题册7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