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19404

1.1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练习(含解析)—2023-204学年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0701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人,学年,必修,选择性,生物,高中
  • cover
1.1 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练习 一、单选题 1.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②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从肾脏排出 ③呼吸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④H2CO3和NaHCO3等多对缓冲对对血浆pH起缓冲作用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2.图是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摄入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排到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外界空气中的 O2进入骨骼肌细胞中参与有氧呼吸需要经过 11 层生物膜 B.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依赖于内环境 C.参与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等 D.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也是细胞进行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4.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 ) A.淀粉属于糖类,可存在于该“媒介”中 B.该“媒介”的DNA聚合酶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该“媒介”pH的稳定与缓冲物质有关 D.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血浆 、淋巴液 、组织液、乳汁都是体液 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C.人体红细胞内的O2要进入肝脏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至少通过6层生物膜 D.家兔、 鱼类、 鸟类、草履虫的体细胞都是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尿素等 B.心肌细胞内的 CO2 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7.下表为人体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共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8.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代谢中的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B.人体体温维持在37℃左右有利于新陈代谢进行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排出出现障碍,会引起pH下降 9.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以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吸收K+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生成速率的关系,a点时产生的ATP最多 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1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 C.葡萄糖、血浆蛋白 D.载体、氨基酸 11.肌酸激酶会催化磷酸肌酸形成ATP。研究发现,人在高原生活一段时间后,肌酸激酶含量会发生相应变化,数据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最大摄氧量/(L·min-1) 运动后血液中乳酸含量/(mmol·L-1) 血清肌酸激酶/(U·L-1) 高原生活前 2.16 10.3 137.4 高原生活后 2.65 8.4 289.3 A.肌酸激酶在催化磷酸肌酸形成ATP的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